《喂,你好! 》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 5 课《喂,你好! 》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 设计。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 《美术课程标准》 所确立的阶段目标, 确定 《喂, 你好! 一课属于 》 “设计· 应 用”学习领域,本课以做电话为设计题材,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表现对象。在课堂中,通过 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并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 不同的表现手法,设计自己的手机,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 制作出有创意的手机来, 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 的合作能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 富和活跃的时期, 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 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 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能力目标:启发学生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纸盒、彩纸等材 料设计制作电话机。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 怀, 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针对小学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我遵循 “先学后教” 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 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 说、做、 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 体验审美的快乐, 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我首先设计了“打电话”这一环节,告诉学生如何有礼貌打电话,引出 本课课题。
(二)引导启发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 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电话”一环节。先出示实物电话让学生自 学,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教师范作,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拓宽学 生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 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 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研究范作”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 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 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 我给学 生 5 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实物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范作,相互交流,积极互动, 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电话。通过这种安排,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 得到了解决, 教师只是组织者、 引导者,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 制作电话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 ——制作电话”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大胆创作,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 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 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 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介绍作品”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 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 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在 课程即将结束时,让同学们拿出自己设计的电话,老师和学生电话交流,问学生: “这节课 你过得快乐吗 ”这样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 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
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 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 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 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 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 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 。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 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 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 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 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