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四十一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四十一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3 19: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
年级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积累运用。(26分)
1.字音字形。(2分)
绯红( ) 解剖( ) 诘责( ) 匿名( )
tuì( )尽 污huì( ) bènɡ( )射 踌chú( )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
由于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众不明真相,以为屈原真“疯”了,宋玉也趋炎附势而去,只有侍女和弟子婵娟对屈原的品格笃信不移。
(1)趋炎附势: (2)笃信不移:
3.成语积累(2分)
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4.名句积累(4分)
春天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咏春的诗篇,请写出两组咏春的名句。
5.名句积累(8分)
(1)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
6.名著阅读 (8分)
1、《海底两万里》是 国家 的作品,他被誉为“ ”。他的三部曲中另外两部分别是: , 。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 ,还在于
二、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初文学家。(1分)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走送之( )硕师(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
3.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3分)
4.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3分)
6.读此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在下面。(3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景在心
②苏东坡贬谪海南,见海南人衣者竹皮,食者竹笋,庇者竹瓦……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由好奇到称颂到喜爱。“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竹在苏东坡心里不止是自然景物,已化作了一种精神风光。竹在世人的眼中也崇尚为君子。南岭的狗很难见到下雪,所以,一旦遇见天降瑞雪就惊慌,狂吠不已,而柳宗元便将粤犬吠雪作为一大风景寄给友人……而此时的柳、苏二人正遭贬谪、寓居穷乡。
③风景是精神的诠释。即使最落魄的时光里或最偏僻贫困的地方,总也有一二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可以慰。
④在山区扶贫的日子里,生活清苦,没有娱乐活动,电视也会因停电因山高而看不成。每日三餐吃干饭,那饭是早晨用蒸笼蒸熟,而且隔天的饭都在早上蒸好,凉在簸箕内。干了浆的饭硬邦邦的难以咽下。所以,日子过得沉闷。然而,住所外勃然出的几丛甜竹,竹干高大,笔直的刺入云端。在寂寞的时光里,注目那几丛甜竹,其感觉不亚于见到了泰岱长松,潇湘修竹,匡庐飞瀑,太湖明月,峨嵋古雪……品尝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有时站在竹荫下,目光顺着竹子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如果专注于青竹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振翮高飞的意愿。转而便想: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人呢?继而又慰:此处风景都市未必能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陡见清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
⑤每遇我伫立竹下,心思宁凝时,老季就会粲然一笑。“生活不习惯啊!”我则不敢承认。老季是上海知青,在这山沟里生活快三十年了,全县只有寥寥几个还扎根着,他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不觉得寂寞,而且非常乐观,不再回忆上海的往事,甚至不说上海话,一口地道的当地语音。老季当初也许比我更寂寞,更枯燥,然而,他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享受妻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心底的爱耶、乐耶、忧耶、恼耶皆倾注有处,清苦便浑然不觉了。每遇乡政府休闲,老季便推出那辆又重又笨但在山乡路上可以不惧坎坷的老式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去朋友家的山上采茶叶,或摘毛栗,最无聊的时候,他也会坐在电视机前用心调试……今年春节,老季把年逾古稀的父亲从上海接到山旮旯里来住。这位在大都市里泡了一生的老人,居然说这地方好,清静,空气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老人怀揣一架收音机听天下新闻,夕阳西下时分,漫步于山间幽径,田野阡陌。山风悠悠,满目苍翠;宿鸟归林,播撒一行行歌声……这是上海都市无法撷取的情调。老人乐不思沪,忘情于独具韵味的田园。而每见季氏父子的乐观笑容,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陷入沉思默想之中:哦,哦,“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⑥我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师。他老年中风,半身不遂,其妻每于晨昏便搀扶着他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动。老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师母每天教他重新学说一二三,认字读词。老师的儿子是个愚型儿,一个记不清楚,一个不会记忆,父子俩也常坐在一起扳手指头。每当出现这情景,师母的心情特别愉快,她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她分承一份重负,她的丈夫终于可以跟儿子比划了。在她眼里儿子、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老师和他的儿子呢?不也是由她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养育着么?
⑦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有彩虹,有了彩虹雨就有色彩。
⑧人若能对所面临的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
1.第①段“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为什么说风景“也是一种精神”?(2分)
2.苏东坡、柳宗元遭贬时亦有其风景点缀生活,使当地风景因有人的参与而变得灵动生辉。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因有人的参与而成为旅游胜地的人文景点(一二例即可)。(2分)
3.文中④⑤⑥段叙述了几个事例,请简要概括。说一说这几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5分)
4.老季是上海人,但生活在偏僻的山沟也是自得其乐,从老季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5.你怎样理解第⑥段中画线一句话的含义?(4分)
6.读罢全文,你怎样理解文题“风景在心”?(4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我生命中最宝贵的_________
作文要求:(1)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