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上下册 4.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单选题
1.“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2.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是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D.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3.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下列举措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收集、保藏生物遗传资源
B.多引进外来物种
C.长时间、大规模地治理沙化和荒漠化
D.有效保护和修复湿地
4.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东各市积极行动。下列活动中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乘坐公交;②出境旅游,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③电池直接扔进垃圾桶;④大力推行垃圾分类;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⑥退耕还林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
5.下列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夏天将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B.投放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
C.离开教室时“人走灯关” D.使用再生纸双面打印文件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A.封山育林,全面禁止砍伐树木 B.林区群众可以大量砍伐树木先富起来
C.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利用树木 D.砍伐原始林木,重新营造景观、经济林木
7.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焚烧垃圾 D.发展火力发电
8.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林”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木材和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事业,增加旅游收入
C.维护生态平衡
D.控制粮食产量
9.“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环境,像对待命运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我们应该( )
A.乱扔废弃电池 B.分类投放垃圾
C.捕杀野生动物 D.随意排放污水
10.今年在我国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倡导“绿色奥运”理念,全面使用清洁能源。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煤炭 B.太阳能 C.水能 D.风能
11.下列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生物能 ④水能 ⑤核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12.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是为了(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的垃圾污染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避免传播人类疾病
1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1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
A.大气中排放工厂废气 B.江河里排放生活污水
C.农田里喷洒大量农药 D.退耕退牧、还林还草
15.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光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可以尽快实现碳中和
B.碳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循环利用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碳中和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二、填空题
16.目前我国植被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政府将每年的 _____________ 定为“植树节”。
17.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作为一名地球公民,你将如何去做呢?________.
18.我们强调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是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而是反对______________的和______________地开发利用。
三、综合题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镇雄县某地炼制硫黄,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等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
(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__。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__等方面。
(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__。
20.“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破解“垃圾围城”推动资源再循环利 用的必然举措,需要人人行动起来。呼和浩特市从营造社会宣传氛围、入户宣传宣讲、合并 投放点到设置集中分类箱房,最终实现居民分类精准投放。
(1)请将下列四种垃圾从左至右放入上图中的垃圾桶中,排序为_____。
①过期药品;②剩菜剩饭;③尘土;④矿泉水瓶
(2)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6~0.7 吨有机肥料。从光合作用影响 因素的角度分析,有机肥料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_____。
(3)垃圾分类可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如金属元素提取和生物质发电等。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合理处理餐厨垃圾的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某食堂提供的午餐、晚餐残余混合物为材料,制成 4 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
②将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菌种加入发酵罐中,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③35℃下发酵并测定甲烷的产率,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你认为对餐厨垃圾较为恰当的处理方式 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g-VS/L:每升发酵液含有的挥发性固体垃圾量;mL/g-VS: 每克发挥性固体垃圾产生的气体毫升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详解】
综合分析选项: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C.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都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总量,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不有利于 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故选C。
正确识记并理解绿色植物在碳中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A
保护环境的措施多种多样,如植树造林、不滥用塑料制品、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等措施都可以保护环境。
【详解】
A.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功能,如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大量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环境,不利于保护环境,故A符合题意。
B.将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可防止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毒气体及烟尘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注意培养个人保护森林、爱护植被的意识,从小事做起。
3.B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
A.收集保藏生物遗传资源,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引物外来物种不慎会导致生态入侵,降低生物多样性,B符合题意。
C.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可改善环境,修复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有效保护修复湿地,可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倡导“低碳经济”、“绿色生活”、“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注意知识的应用是关键。
4.C
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详解】
②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③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白色垃圾很难分解,破坏生态环境;①④⑥均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故选C。
5.A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投放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离开教室时人走灯关”、“使用再生纸双面打印文件”都体现了节约资源的精神,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的要求;而“夏天将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会消耗更多不必要的电能,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
故选A。
6.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 “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体现了生态的意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资源。
【详解】
A.封山育林,全面禁止砍伐树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错误。
BD.林区群众大量砍伐树木,砍伐原始森林,重新造景观、经济林木都破坏了原有的森林,不符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D错误。
C.植树造林,科学合理利用树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C正确。
故选C。
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知道绿色发展目标的含义。
7.A
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详解】
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所以,选项中“使用一次性筷子”、“焚烧垃圾”、“发展火力发电”都不利于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植树造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碳中和的如期实现。
故选A。
8.C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重要措施。
【详解】
“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增加植被,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因此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
故选C。
9.B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不要乱砍滥伐、破坏草坪;不要随意堆放垃圾;不要滥用农药和杀虫剂;保护水源和空气等。
【详解】
A.废弃电池里面含有重金属物质,乱扔废弃电池会污染土壤、水体,A错误。
B.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投放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回收,B正确。
C.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所以,不能随意捕杀野生动物,C错误。
D.随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D错误。
故选B。
正确识记并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10.A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详解】
A.煤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A符合题意。
B.C.D.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属于清洁能源,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清洁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据此解答。
【详解】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⑤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④水力发电(水能)、②风力发电(风能)、①太阳能、③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
故选C。
12.C
一次性木质筷子的制造需要消耗木材。所以,拒绝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有利于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详解】
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的制造需要木材做材料,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故选C。
13.B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
【详解】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因此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A正确。
B.开展陡坡种粮,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行动,可改善生态环境,B错误。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护生物圈的行为,C正确。
D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D 正确。
故选B。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生物圈以及环境保护的方法。
14.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区,都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因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详解】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所以:A大气中排放工厂废气、 B江河里排放生活污水、C农田里喷洒大量农药都是污染环境的方式;而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15.C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低碳生活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这就要求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详解】
A.碳中和不仅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包括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光能等新能源的使用,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循环利用,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同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
D.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密切相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3月12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植树节的植树造林活动,森林植被状况得到改善,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
【详解】
我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故选A。
本题考查识记我国的重要节日时间。
17.积极宣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打开水龙头用水时,水龙头不要一下子拧得很大,出水量要适度,够用即可;用完后拧紧水龙头,不要让“细水长流”;洗澡多用淋浴,比用浴缸洗澡可以节约好多水;努力做到重复使用水,洗完菜、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后的水可以拖地板、冲厕所等.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节约用水。解答时可以从世界水日的目的、节约用水的方法方面来切入。
【详解】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设立“世界水日”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我们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打开水龙头用水时,水龙头不要一下子拧得很大,出水量要适度,够用即可;用完后拧紧水龙头,不要让“细水长流”;洗澡多用淋浴,比用浴缸洗澡可以节约好多水;努力做到重复使用水,洗完菜、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后的水可以拖地板、冲厕所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节约用水的意义。
18. 完全禁止 无计划 盲目
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各类资源。
【详解】
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资源的更新、积极寻找新能源;另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做到节约利用,综合利用。我们强调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的和盲目地开发利用。
该题考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9. 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 等方面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危害。解答时可以从酸雨的危害表现方面来切入。
【详解】
(1)根据资料可知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酸雨又被称为“空中死神”,通常是指酸碱度指数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是当前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等方面。
(3)作为一名中学生,应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
20. ④①②③ 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矿质元素离子 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 等量不同浓度的发酵液 隔一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 8g-VS/L 时,能处理最多的垃圾,且甲烷产率高 隔两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 4g-VS/L 时,垃圾用量最少,但甲烷的产率高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如今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①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旧木材等。②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③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④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渣土、骨头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
【详解】
(1)①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②剩菜剩饭属于餐厨垃圾;③尘土属于其他垃圾;④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所以排列顺序为:④①②③。
(2)有机肥料可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供矿质元素离子。
(3)生态系统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垃圾分类可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如金属元素提取和生物质发电等。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4)本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将菌种加入发酵罐后,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等量4 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作为菌种发酵的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此小题主要考察获取信息的能力,两幅图的不同浓度发酵液下甲烷产率不同,所以应该分情况讨论回答:隔一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8g-VS/L 时,能处理最多的垃圾,且甲烷产率高;隔两天加样,加入的发酵液浓度为 4g-VS/L 时,垃圾用量最少,但甲烷的产率高。
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是解题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