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8 18: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 3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双喜临门 B.临渊羡鱼 C.如临大敌 D.背山临水
2.《寒食》一首描写(  )的诗。
A.中秋节 B.寒食节 C.端午节
3.《十五夜望月》中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相近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
4.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蜡烛 B.王候 C.御柳
5.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栖(xī) B.冷(lěng)露 C.秋思(sī)
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盈盈:清澈的样子。
B.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C.章:文章。
二、填空题
7.根据古诗意思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寒食:   。
②御柳:   。
③暮:   。
8.连线
【迢迢牵牛星】    明亮的样子。
【皎皎】    织机发出的响声。
【河汉女】    伸出,抽出。
【擢】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札札】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9.文学常识填空。
《寒食》是    代   创作的一首   绝句。本诗用   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   和对盛世承平的   。
10.看图完成练习。
读完《十五夜望月》,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我不由得联想起含“月”字的成语:   、   、   、   。
三、诗歌鉴赏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食
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
(2)《寒食》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诗中最能体现春天景物特征的诗句是   ,   。
12.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   ,天气是   ,作用是   。
(2)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3)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古代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古时风俗,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皇宫中的柳树;傍晚
8.【答案】【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擢】-伸出,抽出。;【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9.【答案】唐;韩翃;其言;白描;陶醉;歌咏
10.【答案】花好月圆;闭月羞花;月明星稀;冰壶秋月(答案不唯一)
11.【答案】(1)春城无处不飞花;轻烟散入五候家
(2)唐;韩翃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2.【答案】(1)清明节;下雨天;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2)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
(3)哪里有酒店。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