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
(4).了解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C60、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树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木炭和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冲淡了学生学习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信息重点介绍了金刚石的“硬”,石墨的“软”及其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C60的结构。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讲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为主,以性质带用途,性质、用途相辅相成,有助于学生树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观点。这对于旧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新的知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放映标题、出示学习目标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有哪些?
学生看书106、107第一段页后,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进行讨论、探究。
[归纳总结]
(1).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不导电,熔点高,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深灰色、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小,有良好的导电性,熔点高,有润滑性。
(2).金刚石主要用于:作为钻探机钻头、玻璃刀头、装饰品。石墨的主要用途:制铅笔芯、作电极材料、润滑剂等。
[播放视频]1.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提出问题
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有很大不同,那它们的结构如何呢?
[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1.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是一种立体网状结构,很结实;而石墨是层状结构,层间容易滑动;.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它们都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性质有很大不同。
2.探究活动
观察实验: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刚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
分析:
问题探究: 此实验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利用这种性质活性炭有哪些应用?
学生阅读教材107页后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能力,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有如下用途:①用在防毒面具里吸附毒气;②用于制糖工业脱色以制白糖;③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处理时都用到活性炭;④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课堂小结
(1)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一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物质(2)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是碳的三种单质,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是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它们是混合物
......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完成书本课后练习题1、2(1)、(2)、(3)、(4)、3、4、6
板书设计
碳的几种单质 结构 物理性质 主要用途
金刚石 碳原子呈网状结构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作为钻探机钻头、玻璃刀头、装饰品
石墨 碳原子呈层状结构 深灰色、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小,有良好的导电性,熔点高,有滑腻感。 制铅笔芯、作电极材料、润滑剂等。
木炭、活性炭 多空固体 具有吸附性 用在防毒面具里吸附毒气;②用于制糖工业脱色以制白糖;③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处理时都用到活性炭;④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
C60 碳原子呈球状排列 应用于材料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