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及导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及导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18 23:5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教学难点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一般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投影仪、实验器材。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 (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教学方法 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猜谜语,PPT呈现谜语内容:猜一种气体左侧月儿湾,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 学生齐答:CO2真棒,看来同学们对元素符号的记忆十分形象。 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拉近了生活与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
回忆旧知 学生通过回忆已有的生活实际,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哪位同学能举手说一下?PPT图片提示大家 好,同学们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说明同学们能够将自己实际生活与我们的化学理论结合起来。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是化学的世界! 通过回忆旧知识,对下一步的分析比较打下基础,为新课做铺垫。
瞄准目标 学习目标: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齐读一下,好,开始! 好,课程目标的学习要求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其中这节课选择合适的实验药品,合理的使用实验装置,准确的验满二氧化碳是本节课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 把握目标,明确当堂任务
探究活动一 请大家拿出导学案,课堂探究活动一,老师为大家提供了5种化学药品, 现在请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来,先上来123组的代表,分别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碳酸钠、碳酸钙、 石灰石的试管中。下面同学注意观察生成气泡的快慢。再上来456组的代表,分别将稀硫酸加入到盛有碳酸钠、碳酸钙、 石灰石的试管中。下面同学注意观察生成气泡的快慢。 动手演示实验,同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分析比较 1、点评:这几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有没有什么问题啊?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填好实验观察表。 1、很好,操作十分规范。2、实验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填写实验现象观察表,并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适当补充。 是合作辨析的环节。通过分析比较,动脑思考,筛选合理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总结深化 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原理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结合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总结发言。 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探究新知 问题四:给定药品,你能否尝试着完成实验? 最终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建构新知 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小组代表黑板推理得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分层反馈,总结提升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比分析 我们已经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反应原理。下一步要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对比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填写课本P114两个表格,先自主填写2分钟,然后小组讨论3分钟,最后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得到分析装置的要素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 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小组讨论几个问题 复习旧知,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巩固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的比较 通过对比找出异同,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补充完善完成课本的表格,讨论装置。 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利用提供的仪器的组装发生装置 让学生自己拼装装置,小组内交流优劣。 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展示和汇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氧化碳如何检验、验满。实验步骤 讨论和思考: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如何验满?实验步骤有哪些? 思考,回答
总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总结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学生在交流中互相激励,使设计仍在继续。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比较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装置有何异同? 分别从发生和收集装置说明 思考、总结、归纳
注意事项 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有哪些注意事项? 联系物质的具体性质 进一步领悟物质的性质与制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手实验 小组合作,制取并验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请用“你自己组装的装置”,按照合理的操作步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在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动手操作及联系实际能力
当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总结后,教师总结提升 总结、归纳能力
当堂检测 学习过程就要结束了,快来检测一下咱们的学习任务目标你达到了没有吧!A、B两个层次依此提高,快选择你适合的层次测验一下。 完成课堂练习题,当堂批改 完成任务自测,巩固本节课知识
拓展延伸 用久的开水瓶胆内常有 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 CaCO3 ],如何除去开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 实际应用
结束语 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更深刻地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更多地了解制取二氧化碳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感谢大家的认真倾听! 学生感悟 心灵相通
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设计实验装置 2、制取二氧化碳 3、验满二氧化碳
导学案设计
课题二(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导学案年级 姓名 等级 【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2、二氧化碳的用途3、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导入新课】猜谜语二氧化碳的用途【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现象,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合适药品及反应原理。2、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分组实验,制取并验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课堂探究】活动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课本P113)探究实验:(老师请6个小组代表上讲台演示实验,每次3人演示)可供选择的药品:碳酸钠、碳酸钙、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稀盐酸、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试管。实验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填写实验现象观察表,并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适当补充。实验现象观察表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实验现象及反应速率快慢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备CO21碳酸钠和稀盐酸2碳酸钙和稀盐酸3石灰石和稀盐酸4碳酸钠和稀硫酸5碳酸钙和稀硫酸6石灰石和稀硫酸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选用该组药品的理由是 ,不选择用其他组药品的理由 。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书写总方程式即可)活动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课本P114)对比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填写课本P114两个表格,先自主填写2分钟,然后小组讨论3分钟,最后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探究结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 。活动三: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步骤(对比氧气,小组总结)检验?验满?活动四:小组合作,制取并验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用“你自己组装的装置”,按照合理的操作步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在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分层检测】:【A层】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A.氢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3.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4.(4分)(桂林中考)下列装置不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是(  )【B层】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里加入稀酸后,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A.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没有加热C.石灰石中含碳酸钙过少 D.加入的是稀硫酸2.(20分)(咸宁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反应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选择仪器后,连接装置并检查 。 (2)若补充一种玻璃仪器 (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课后延伸】:用久的开水瓶胆内常有 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 CaCO3 ],如何除去开水瓶内的水垢?
教学探讨与反思
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的实验多、如何引导学生讨论,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我对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1、通过与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及收集方法,从而了解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一般思路。2、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据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采用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重点较突出,从后面学生做习题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3、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不足之处: 1、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我采取了很多教学手段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在知识教学上创新还不够。学生的一个创新之处是利用简易天平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但对于实验仪器选择可以选用家庭用品,这一方面创新还不够。2、教师授课环节整体思路清晰,能落实教学目标要求,但有些环节处理还不够精致,总结归纳不够简练。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