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19 08: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依据:
分子这一节内容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微观现象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如果对知识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如何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便成为学生学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创设生活和问题情境、多媒体动画等。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猜想——引导探究,实验——自主探究,反思——形成想象,反馈——巩固深化。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质疑,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动手实践,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小组交流、评价,透析本质(借助多媒体动画),形成想象、表象,交流反思,获得结论,理解概念,迁移运用,感悟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难点进行突破:根据本节内容抽象的特点,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猜想,自主设计试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从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利用课本资源及多媒体教学软件,形象、直观的理解抽象理论。
二、教案:
课 题 《分子和原子》 授课人 杨益彬 学 校 天津大港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并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实验、观察、猜想、归纳的方法探索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性和分子的性质,理解分子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探究、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学相结合。
仪器用品 酒精、浓氨水、酚酞溶液、小米黄豆、滤纸片、胶头滴管、大、小烧杯、分子间隔演示器、一次性透明塑料杯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部分·激趣导学】
【设疑激趣】出示生活中的常用品(如:黑醋、白醋、酒、果汁、香油)请学生来帮忙识别?【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这些气味呢?【展示】图片:香喷喷的饭菜,湿衣服晾干,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哪位同学还能举例呢? 观察思考,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列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一些现象、物质入手,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你能从本质上解释这些现象吗?通过《分子和原子》这节课的学习,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思考,试着解释看到的现象。 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载体,启发思维,作好课前心理准备。
【板书】课题【展示】知识树。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所以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 观看知识树,了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以知识树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
【新授部分·探索新知】
【提问】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分子的研究,19世纪有两位科学家提出了分子原子学说,你们知道是哪两位吗?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展示】两位科学家的照片 交流从网上或教材上获得的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的信息,相互补充。 完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分子吗?为什么呢?你们怎么知道分子小呢?【组织交流】1.为什么说分子小呢?2.如何证明分子小呢?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阅读教材、查阅学案分组表达交流。 培养学生自学、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仪器获得苯分子图片【板书】分子基本性质 1、分子体积小、质量小。 观察:分子真实存在,但体积小、质量小。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深入地探求分子虽小但真实存在。
【过渡】分子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品红的扩散。【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提出猜想。 【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猜想可能的原因,学生交流,各抒己见。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能力。
【探究实验一】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学案上的探究实验一。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上的推荐实验,提示学生利用小药盒与透明塑料水杯代替烧杯来完成实验。启发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或者自选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巡回引导】肯定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记录下学生设计实验中的闪光点和创新点。提示学生:设计实验要有创新性,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呢?【板书】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拓展】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呢?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谈谈改进实验的优点。小组之间交流实验方案。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现象,有步骤的完成学案内容。分析归纳: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举例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这一性质。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合作、创新”精神
【小结】以上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可以用分子不断运动这点性质来解释。那么分子运动的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示学生回忆演示实验:品红的扩散为什么在A、B两个烧杯中品红扩散的速率不同呢 【动画】分子运动论,演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小结】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提问】了解这部分知识我们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呢?【提出问题】分子还具有哪些性质 在数学上1+1=2,如果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是否等于200毫升呢?【演示实验】酒精与水混合【提问】你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吗?【探究实验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学案上的探究实验二,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来设计实验,直观的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利用家庭物品完成实验。【巡回引导】肯定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提出问题】根据黄豆和小米混合的模拟实验,能不能解释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呢?【动画】酒精和水混合动画。配以教师讲解。 学生触摸A、B烧杯,感受到温度的不同,猜想可能是水的温度不同导致品红扩散的速率不同。观察课件得出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并得出初步结论。完成探究实验二。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几分钟后,进行评价与交流。学生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直观揭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设计及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板书】分子间有间隔。【提出问题】分子间的间隔是不是固定不变?【展示】物质三态时不同间隔的图片。 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得出:分子之间的间隔不是固定不变的。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使生动的直观变成抽象的思维。
【拓展】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呢?学习了分子的这一点性质以后可以解释哪些现象呢?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子的有关性质,运用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回答。 再次激趣,发散思维,活跃课堂。使学生心理得到放松。
【过渡】我们在课题1.还学习了电解水的实验,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提问】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氧气呢?氢气呢?【追问】常温下,水既无可燃性也无助燃性,那么氧气、氢气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播放动画】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微观动画。【小结】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可见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那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阅读教材得出分子的定义呢?【提问】那么分子如何定义的呢 【板书】分子概念,强化要点。 学生回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启发学生回答。阅读教材,得出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通过学生思考及对问题的分析,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加深理解,弄清实质。
【练习部分·拓展提高】
【大屏幕】以答题赛的形式出示习题【 抢答 巩固、深化知识,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归纳部分·反思评价】
【大屏幕】启发学生畅谈收获与感想。布置作业】略。 学生自由发言 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附: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总体设计理念:
设计这个课题时,我将其处理为2课时完成,这节课重点学习分子,基于以下想法:
1. 分子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理解上存在着难度,分两课时完成教学,分化了教学难点。
2. 力求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合作学习,让学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分子的定义、性质,并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通过多媒体动画,把微观抽象的知识宏观形象化,让多媒体恰到好处的突破教学难点,让多媒体辅助教学落到实处。
4. 运用创新实验,改进实验,微型实验,即达到同样实验效果,又启发学生大胆创新,为以后学生创新实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分子体积小、质量小。
基 本 性 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分 子
概念
分子之间有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