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朝代政府官僚机构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政府架构(改制前) 政府架构(改制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
A.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如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4.在元朝9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丞相制度?(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5.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这表明明朝( )
A.开创科举制度 B.推行重文轻武
C.提倡尊孔崇儒 D.大兴文字狱
6.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它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有关科举制,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
①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创立 ②唐朝时科举制得到了完善 ③宋朝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④清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埋没了很多人才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7.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右图“?”处的内容应是( )
A.设立三司 B.设立厂卫
C.八股取士 D.废除丞相
8.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
B.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9.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
10.唐庚,字子西,眉州人,在《唐子西文录》中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在后来的《朱子语类》卷九三《孔孟周程》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一时期,人们把孔子塑造为“至圣先师”这说明当时(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儒学社会地位牢固
C.南方文人地位提高 D.尊孔读经得到提倡
11.右边菜单中的食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12.“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材料二 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国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拖,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材料四 清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捕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1)材料一中,为“秦国完成统大业”奠定基础的重要变法是什么?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这建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哪种制度和哪一机构?
参考答案
1-12 DDBAC CCDBB DD
13.
商鞅变法;郡县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丞相制度(丞相制);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