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 自读感悟
——《自然界的时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自然界的时钟》。下面我 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教材,《自然界的时钟》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将枯燥的自然科学知识描述得活泼有趣。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通过牵牛花、猫头鹰、蜜蜂等生物活动的时间不同,向同学们揭示了自然界的生物钟的奥秘,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会认识10个生字词,会写课后10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课后10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
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四、教法和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在教第三自然段时,我采用“个性化的朗读、想象中的深化”让学生体会课文中动物知道时间的本领。将语言文字美与自然界的有趣的生物活动融合于一体,让学生从中积累语言并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在学完第三段后总结了“读、画、想、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课文,运用表格帮学生理解几种昆虫活动的时间规律。当学完二、三、四自然段后,学生对自然界的时钟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让学生拿出自己整理的关于自然界的时钟的资料,仿照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使他们在模仿中提高。整个教学体现出“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二课时教学。
一、情境识字,复习导入
快看黑板,今天有很多小动物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高不高兴?它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第12课《自然界的时钟》。小动物们想看看大家有没有忘记生词朋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创设情境通过了开火车、送信等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二、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例如:让学生用视觉看图体会东方欲晓,用听觉感受百鸟啼鸣。对于难理解的词“底细”和“巡逻”我通过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做动作来理解。让学生配着动作来读来感悟。通过填空的练习来回顾第3自然段。让学生自主发现本段运用了时间的顺序来介绍,有了新的感悟。最后我和学生合作的整体读第3段。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抓住了重要的词、句、运用了“读、画、想、读”的方法,体会到动、植物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三、运用学法,自读自悟
运用“读、画、想、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自悟学习第四自然段。(出示表格)并且告诉学生这些昆虫真聪明,它知道花儿开放就去拜访它。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赞美这些会安排时间的昆虫吧!(师生合作读)
四、访说中提高
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动植物能报时呢?通过仿说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五、回归整体
学生了整篇课文,同学们肯定会感到非常奇怪,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有这种本领,那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自己去从文中找答案。
通过质疑,让学生学完这篇课文谈谈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座美丽的时钟?
通过视频总结回顾全文。
六、指导书写
对学生的强化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我先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再让留心观察生字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生分析字型。接着师范写“昆”,最后生练写。
板书设计:
12 自然界的时钟
植物
鸟 东方欲晓啼鸣
生 田鼠 日落西山活动
物 动物 猫头鹰 夜间巡逻捕鼠
钟 蜜蜂 根据花儿开放的时间活动
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