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夫死儿亡再遭遗弃,方知人间善恶……
思毁念断永被摧残,未明地狱有无!
形衰神朽又逢祝福,敢问灵魂有无
下联:1.家破人散又添新愁,才懂天下惨剧 2.夫死儿亡再遭遗弃,方知人间善恶 3.形单影吊又逢陌漠,更晓红尘冷暖
祝 福
鲁迅
教学重点
以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为例,培养品读小说的能力。
初到鲁镇
被迫再嫁
幸福生活
夫丧儿亡
回到鲁镇
死在鲁镇
一、前情回顾
鲁镇,是祥林嫂的天堂吗?
二、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天气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河流等。
社会环境指的是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以及民俗民风等。
特定的天气——下雪(P14、17、22、24)
特定的场景——“祝福”习俗(P14、22、24)
( 一)环境类别
(二)教学相长
赏析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
雪景: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段话写出了雪和鲁镇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
答:写了雪的大而乱,以及祝福前鲁镇压抑而忙乱的情景。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祥林嫂悲惨的死作铺垫。
祝福场景:
这些句子写出了鲁镇什么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他们也都没有什么改变;都在准备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
2.祝福是鲁镇的年终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一年中的好运气。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 的洗……;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 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
3.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思想守旧
迷信、愚昧
男尊女卑
作用:暗示祥林嫂的生存环境,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如何读出文学作品文字下面的内涵?
方法归纳
一、研读文本:要做到细、深、广。
二、积累术语。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3)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或形成对比或与上文相呼应
(4)暗示社会背景,突出主题。
(5)衬托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形容词、细节描写、反复强调的内容
为什么这么写、主旨
联系上下文
(三)学以致用
请带着下面的问题,每人任意另选一处雪景或祝福场景,进行赏析。
本段写出了雪(鲁镇)的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语境 环境特点 深层作用 相关要素
14页 得知死讯前
雪大
守旧
愚昧 渲染(悲凉)
铺垫
暗示 情节
人物命运
17页 得知死讯时 雪厚
沉重
衬托
人物心理
22页 死亡前奏 雪小
阴影
推动 人物心理
情节
24页 得知死讯后 雪大
喜庆
对比(冷漠)
深化
呼应
主旨
情节
用侧面的衬托来表现人物
用精心的布局来推动情节
用含蓄的方法来揭示主题。
境由心生,景语为情语
环境描写
(四)拓展训练
大胆展开想象,以“祥林嫂之死”写一段话,200字左右,要求有环境描写。
三、总结
1.品读方法:
2.境与人
由表及里,细致而深入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如果柳妈同情祥林嫂,也许祥林嫂就多了一个倾诉的人;如果鲁四老爷继续收留祥林嫂,也许她不会这么悲惨地死去;如果鲁镇的人宽容祥林嫂,也许鲁镇就是她温暖的安身之处……
如果,一切只是如果,冷漠的世界是人创造的,美好的世界也是人创造的:每个人都带着一点寒意,人间便冰天雪地;每个人都送出一缕春风,人间便春暖花开。让我们善待身边的人,尤其善待弱势群体,让祥林嫂的悲剧少发生或不再发生。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