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8 23:3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李白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马嵬事变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翌年六月,潼关失陷,唐玄宗携杨贵妃及亲信官员在禁军主帅龙武将军陈玄礼的保护下,仓皇逃往蜀地。走到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杀了杨国忠(贵妃堂兄)极其家小,并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之下,“命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縊杀之”。处死杨贵妃后,唐玄宗这才得以逃往四川。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gèng
诵读感知
《长恨歌》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飘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相传,有一年七月七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的长生殿发下誓言:“人寿难期,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
这首诗叙述了哪些事件?
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排列
③唐杨的七夕盟誓
②马嵬事变
①唐玄宗的召魂之举
倒 叙
唐人认为“红颜祸水”
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
——刘禹锡《马嵬行》
李商隐批判讽刺唐玄宗
这首诗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讽刺唐玄宗。请结合诗句分析全诗哪里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分别讽刺了什么?
诗句 对比内容 讽刺内容
首联 他生相聚的虚妄 讽刺唐玄宗痴心空想
颔联
颈联
尾联
此生永别的事实
他生相聚的虚妄
此生永别的事实
今日军中逃难
昔日宫里安乐
今日马嵬驿赐死
昔日长生殿盟誓
被迫赐死爱妃的天子
长相厮守的百姓
讽:荒淫误国
层层对比,加强讽刺意味,深化主旨
晚唐诗人李商隐写发生在80多年前的“马嵬事变”仅仅是讽刺唐玄宗吗?还有什么现实用意?
①委婉劝谏当朝国君要以史为鉴,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
借古讽今:
借古人古事,劝谏当朝君王,影射当朝现实。
讽:讽刺或委婉劝告
甘露之变
事件 冲突双方 结果
马嵬事变(756年) 禁卫军与唐玄宗 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
甘露之变(835年) 宦官与唐文宗 唐文宗被囚禁
朝廷重臣被诛杀
②以马嵬事件禁军哗变影射甘露之变宦官专权。
委婉劝告当朝国君要警惕身边人,不要受制于家奴。
鉴赏咏史诗四步曲
1.弄清史实
2.辨析态度
3.分析技巧
4.揣摩意图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唯有树长生。
注:华清宫为唐明皇杨贵妃纵乐的地方。
《霓裳》《羽衣》为舞曲名。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
第一首:宫内与宫外对比(空间):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①今昔对比(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②树长生与人已尽对比即自然永恒与人世无常对比。
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
作业
嵇康曾说“仰落惊鸿,俯引渊鱼”,李商隐的诗就是这样的惊雁落潭,引鱼出水,可以说每个人心中自有一座“义山”。请结合李商隐的诗句,写一写“我心中的义山”。
示例:记得《红楼梦》中林黛玉泛舟,曾对众人说过一句:“我不喜李义山的诗句,但爱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是啊,这点点滴滴,点滴到天明的残荷是你寂寞的泪水吗 我不得而知。倾听着雨打荷叶的啪啪声,试图在这悠悠雨声中穿越千年的时空,读懂你的眼睛。
————《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