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8 23: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八课 寡人之于国也
—孟轲(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意,理解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3. 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意,理解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一、 导入新课
二、自主思考,合作学习
三、合作探究与评价
孟子散文显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试结合本文及以前学过的孟子文章作分析。
一、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善用比喻。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五十步笑百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三、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 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叙述王道之始时的三组排偶句、王道之成时的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四、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