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唐-颜真卿
劝学
长歌行
古乐府诗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劝学
《荀子》
劝学
劝学
劝 学
劝勉
学习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劝学
荀子(公元前313-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之讳而改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到楚任兰陵令,死后葬于兰陵。后人多认为荀子的文章代表了先秦时期散文最高的艺术成就。
劝学
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他既是一位思想家,具有一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是一位文学家,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最后,他又是一位教育家。《荀子》一书共32篇,前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劝学
荀子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改变,因此,他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学习。
听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分了哪几个层次来论证?
3、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相关语句来分析)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第一段
青
蓝
取
青
冰
水
为
寒
人
君子
学习
提高
木
曲
輮
中规
木
轮
輮
不复挺
人
君子
学习
改变
木
直
受绳
金
利
就砺
人
君子
学习
完善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
比喻论证
第三段
登高
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人
君子
假学习
弥补不足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
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
拓展自己
比喻论证
第四段
土(积)山
兴风雨
水(积)渊
生蛟龙
人
跬步
无以至千里
小流
无以成江海
不积
不积
人
君子
学习
积累
君子
骐骥
不能十步
一跃
驽马
功在不舍
十驾
锲
朽木不折
舍之
锲
金石可镂
不舍
人
君子
学习
坚持
蚓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用心一也
蟹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六跪、二螯
用心躁也
人
君子
学习
专一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
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
拓展自己
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一
积土
积水
积善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骐骥
驽马
蚓
蟹
对 比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
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
拓展自己
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一
对比论证
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理作比喻,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这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本文特点
关 于 设 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课堂习题一:
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就像沙漠中的旅人不能缺少赖以生存的水,我们不能缺少知识;又像_____________,我们不能缺少知识。
课堂习题二:
荀子说“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还需要像荀子说的这样不停的学习吗?结合今天所学的论证方法,写一段简短的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
古人的“劝学”
1、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4、子思(儒学大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5、宋濂: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学问,一要能吃苦,二要肯钻研,三要嚼得烂。不要奢望一步登天,也不要因噎废食。只要能把握现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令自己、家长、学校满意的成绩!
劝学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暴”通“曝”。
“知”通“智”(zhì),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古今异义(古/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
3、假舆马者(凭借、借助/不真)
4、用心一也(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5、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6、虽有槁暴(即使/虽然)
7、金就砺则利(金属/金子)
8、劝学(勉励/规劝、劝戒)
9、而绝江河(渡/断绝)
10、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2、加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 使…走的快)
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等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而
并列连词
递进连词
顺承连词
转折连词
修饰关系连词
一词多义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连词 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吾尝终日而思矣
递进连词 而且
顺承连词 就
转折连词 却
修饰连词 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假设连词 如果
于
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对
介词,被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善假于物也
从
比
对
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
被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
无以至千里
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
輮以(之)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省略句式
准备好了吗?Let’s go!
1. 《劝学》作者是 ,也叫 ,后世尊称他为 。
2. 学不可以已 可以:古义 今 。
荀子 荀况 荀卿
可以……把 能够
3. 木直【中】绳 ( ) 金就【砺】则利 ( ) 【须臾】之所学 ( ) 而闻者【彰】 ( )
合乎 磨刀石 片刻 明显
4.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
风雨兴焉 蛟龙生焉
巩固练习
别紧张,你一定会做!
本文作者是战国后期 人,著名 家,
属于 学派。
赵国 思想
儒家
2.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古义 今义 。
爪子和牙齿 坏人的党羽
3.假舟【楫】者 ( )君子【生】非异也 ( ) 声非加【疾】也 ( ) 故不积【跬】步 ( )
桨 通“性”,禀赋快 半步
4.故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好好想想,其实一点也 不难 !
1. 写出本文的两个成语: 和
锲而不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 【骐骥】一跃 ( ) ( )驽马十【驾 】 ( ) 【锲】而舍之 ( )功在不【舍】 ( )
2.金就砺则利 金 :古义 今义
4. 吾尝终日而思矣,
金属
一种贵重的金属
马走一天的路程
停止
雕刻
好马
有青黑色纹理的马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1.在《劝学》这篇文章里,作者文章紧扣 这一中心论点较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
2.輮以为轮 以为:古义 今义
3.金石可【镂】 ( ) 虽有【槁】【暴】( )( )
【假】【舆】马者 ( )( )用心【躁】也 ( )
4.吾尝跂而望矣, 。
学不可以已
使……成为
认为
雕刻
借
车
浮躁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风干
日晒
请你说出每题的上、下句
1.青, ;冰, 。
2.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
3.故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
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水为之,而寒于水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 ,其曲中规。
7.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 ,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用心一也。
9. ,用心躁也。
輮以为轮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课 后 巩 固
背诵全文
收集古人的“劝学”诗,进行交流。
仿写练习:运用对举设喻的手法,写一段文字,阐述“学习要谦虚或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