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1、标题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
一般从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方面进行限制,或明或暗对写作提出具体要求。
2、标题意义上的内在性原则
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标题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或隐含义。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
命题作文的基本原则
面对一道作文题,首先要思考题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命题者在题干中做了哪些限制、提出哪些要求,题干中关键词、句是什么,我的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
接着可以围绕关键词和文章中心层层展开,构思如何开头扣题,结尾点题。重点思考主体部分如何切题 。
构思技巧提示
词语式命题
短语式命题
句子式命题
命题作文的三种类型
1.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
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它们是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彩的词语,就是所谓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如《偶然的发现》、《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技巧点拨
如何抓“题眼”?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她真美》,“题眼”是“美”,写作时必须抓住美,写出体现“美”的事件或细节,明确“美”在文中的含义,揭示 “美”的本质。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修饰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2.看清题目中的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
如《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直接写成“不是这样”,文章就会偏题。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3. 深入分析题中“言外之意”, 完全理解比喻义
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也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命题作文有的文字较多,有的句式比较复杂,甚至还出现了复句。如《生活因变化而精彩》,《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我拥有,我快乐》(复句形式)等。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必然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同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好书引领我成长》,有些同学用大半篇幅介绍好书的内容,写感悟一带而过,例如:“读《西游记》中的唐僧……,使我懂得了目标专一,坚定不移;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使我懂得了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这样的排列可以写上三四处,“好书引领”你以后的“成长”事例在哪儿呢?这可是重点呀,但总是不落笔墨,只是在文章最后把话题搬过来再简单地加了几个字,用一句“我在好书引领下茁壮成长”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成长”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详略安排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下列作文题如何审题?
合作探究
1、我的同桌变了
2、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3、放心吧 ,有我们在
4、我想唱首歌
5、一道风景线
6、心中的彩虹
《 我 的 同 桌 变 了 》
选材范围
写作内容和重点
之前是怎样的(略写)
之后是怎样的(详写)
“变”的意义
《 一 次 不 同 寻 常 的 考 试 》
写作内容
表层:
学科测验
深层:
人品考验
叙事数量
选材范围
《 放 心 吧 ,有 我 们 在 》
写作内容
选材范围
1、让谁放心?
2、放心些什么?
1、“我们”是群体
2、因为“我们”的什么而放心?
《 我 想 唱 首 歌 》
写作内容
选材对象、范围
1、我为谁唱首歌(选材范围)
2、我想唱首什么歌(写作内容)
3、我为什么想唱首歌(写作重点)
《 一 道 风 景 线 》
叙事数量
写作内容
画面
1、自然风光(表层)
3、活动场面
选材范围
(深层)
2、社会现象
《 心 中 的 彩 虹 》
选材范围
写作内容
美好的事物
家里的灯亮了,透着温情;校园的灯亮了,飘着书香;街上的灯亮了,响起了夜歌……心里的灯亮了,轻敲心弦,重叩心田,百味人生,自有心灯明照。
请以“ 那 盏 灯 亮 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选材范围
写作内容
(美好结果)
希望、鼓励
叙事数量
实战演练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请以“ 画 一 扇 窗 给 自 己 ”为题,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挫折
困难
希望
鼓励
选材范围
写作内容
挫折
困难
希望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