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4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9 11: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__________
The heating process and atmospheric motion of the atmosphere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Part 1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太阳表面温度
约6000k
地球固体表面
均温约22°C
近地面大气
均温约15°C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
有选择性吸收
无选择性反射


太阳辐射
太阳暖大地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地面 辐 射
大地暖大气
大 气 辐 射
大气
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短波
长波
学以致用
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大气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
大气逆辐射的应用
保 温 作 用 / 温 室 效 应
农田烟熏防霜冻
冬夜晴无风,早起必有霜
高处不胜寒
月球昼夜温差大
塑料大棚/玻璃温室育苗
活动探究
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月球表面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地球表面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吸收
反射
吸收
吸收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图2.10 地球和月球表面辐射过程示意
活动探究
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1、观察图2.10,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
2、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3、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的原因。
答:大气吸收、反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答:使地球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有利于地球生命的生存与发展。
答:月球没有大气,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所以昼夜温度变化大。地球有大气存在,减少了气温的日较差。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没有大气

夜晚温度降至-183°C
白天温度可达127°C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升温快,气温很高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昼夜温差大
短波
长波
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①地势
②天气
③下垫面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
天气晴朗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
阴天
相反
下垫面
比热容大


白天增温速度慢
夜晚降温速度慢


昼夜温差较小(如海洋)
解释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
(CO2、CH4等)
排放
增多



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
变高
全球变暖

备注:主要的温室气体有水汽(H O)、二氧化碳(CO )、氧化亚氮(N O)、氟利昂、甲烷(CH )等
小 结
▋课堂练习Class practice
1.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2020年春季的青岛天空特别蓝。天空呈蔚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具有(  )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保温作用
解析:选C 天空呈现蔚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具有散射作用,散射具有选择性,主要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
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C
解析:选D 露是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覆盖在地面物体上的物理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有露滴生成。“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故D项“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是正确的。
D
▋课堂练习Class practice
读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晴天比阴雨天气气温高,是因为晴天时④较多
B.天空呈现出蔚蓝色是因为②的缘故
C.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①比较弱
D.①为短波辐射
4.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第3题,白天,晴天比阴雨天气气温高,是因为晴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④)较少,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较多;天空呈现出蔚蓝色是因为大气的散射作用较强的缘故,大气的散射属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对应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④)较少,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较多;①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据此选D。
D
C
第4题,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②减弱,使得大气逆辐射③减弱,从而使得近地面升温减缓。据此分析选C。
▋课堂练习Class practice
5.(2015·广东文综,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析 本题考查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
答案 D
大气热力环流
Part 2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冷却收缩下沉
受热膨胀上升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线
等压面
水平面
等压线是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
等压面是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连成的面
地表受热均匀
地表受热均匀的情况下
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冷却收缩下沉
受热膨胀上升
地表冷热不均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受热
膨胀
冷却收缩


冷热不均
空气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
(风)

高低压都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而言
P近地面 > P高空
思考:气温、气压和气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气温差异 气压差异 气流方向
导致
决定
A
B
C
卫星城或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地 。
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地进行植树造林。
C
B
在下沉气流从近地面流向市区的过程中滞留消除污染。
避免相互污染
避免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
A:市区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在城市热岛效应之外(在下沉距离之外)
城市热岛效应
陆地
海洋
海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白天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白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陆地
海洋
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
(相对为冷源)
夜晚海洋降温慢
(相对为热源)
晚上面朝大海贞子作怪
P38活动题: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
3.分析夏季大气热力环流对滨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夏季,白天吹海风(凉爽湿润)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吹陆风(温热干燥),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山谷与山坡之间是否
存在热力环流?如何绘制其示意图?
山谷风
读下列等压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B D
练一练
1.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
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
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白天或夜间)。
B
上升
A
下沉


B
B处空气上升,为城区。
白天
大气的水平运动
Part 3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风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
(3)摩擦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气压梯度的概念
②气压梯度力的概况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直接原因)
1008
1010
1006
(百帕)
高压
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大小:
作用: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差异)的大小
决定原始方向、风力的大小
(2)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


方向:
大小:
作用:
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与风向右垂直、南半球左垂直
与纬度、风速成正相关
只改变风向
(3)摩擦力
方向:
大小:
作用:
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与风向相反
改变风速,风向
北半球高空的俯视图
等压线
水平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在风形成的瞬间,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风向
高空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地表冷热不均
北半球高空的俯视图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在风形成的瞬间,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风向
高空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北半球高空的俯视图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在风形成的瞬间,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合力为0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风向
高空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北半球近地面的俯视图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气压/hPa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在风形成的瞬间,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风向
高空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北半球高空的俯视图
摩擦力
与运动方向/风向相反
北半球近地面的俯视图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气压/hPa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在风形成的瞬间,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垂直运动方向/风向,北右南左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风向
摩擦力
与运动方向/风向相反
三个力
合力为0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探究活动
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3.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西北风
偏东风
甲处风速较大,乙处较小。理由:甲处等压线较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地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  )
A.空气受热上升 B.空气遇冷下沉
C.空气遇冷上升 D.空气受热下沉
8.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映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是(  )
B
B
第7题,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燃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切大葱或洋葱处气流下沉,可以减少切葱产生的气体的上升,故选B。第8题,点燃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蜡烛处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两侧空气温度低,空气遇冷下沉,形成高压,底层气流由两侧流向蜡烛,高空由蜡烛流向两侧。B正确。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2题。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A
D
例题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B
A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左下图),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  )
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 B.为了采光
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 D.为了室外空气流入
(2)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