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各种状态下的物质
各种状态下的物质
固态 液态 气态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和凝固现象
3.熔化和凝固
河水结冰
火山熔岩
浇铸
熔化与凝固现象
冰山融化
金属凝固
冰凌
(1)实验装置:先点燃酒精灯,然后自下而上进行组装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水浴法,可使海波受热均匀)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熔化→温度基本保持在熔点左右→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有持续上升。约超过熔点10℃时停止加热。
(2)操作提示:
(3)、进行实验:
1、分别探究萘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把数据填写在下表中,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6
7
8
9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 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 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海波熔化图像
石蜡熔化图像
海
波
熔化前 加热(吸热) 温度升高 固态
熔化时 加热(吸热) 温度不变 固液共存态
熔化后 加热(吸热) 温度升高 液态
松
香
熔化前 加热(吸热) 温度升高 固态
熔化时 加热(吸热) 温度升高 由硬变软
熔化后 加热(吸热) 温度升高 液态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海波和松香熔化时都需要 。
(2)海波熔化时温度 ,松香熔化时温度 。
(3)海波熔化的条件: 和 。
吸热
不变
升高
继续吸热
达到一定的温度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表示晶体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如海波、冰,食盐,金属都是晶体。
冰
石膏
水晶
金属
晶体
时间/min
温度/℃
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非晶体
玻璃
蜂蜡
橡胶
塑料
非晶体
(5)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在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有一定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1)DE 段表示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选填“吸”或“放”),温度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
放
降低
固液共存
放
不变
固态
放
降低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三、凝固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三、凝固
解释现象: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阅读教科书中的熔点表,确定下列各种物质分别在不同温度时所呈的状态:
-40℃的水银__________。
-115℃的酒精__________。
237℃的锡__________。
700℃的铝__________。
90℃的萘__________。
80℃的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练一练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图像,其中_____是晶体熔液,该晶体熔液的凝固点是__ ___;该晶体的熔点是__ ___.
乙
50℃
50℃
练一练
3.用酒精灯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在杯内冰没有完全熔化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冰不能达到熔点,可能熔化
B.试管中的冰可以达到熔点,可以熔化
C.试管中的冰不能达到熔点,所以不能熔化
D.试管中的冰可以达到熔点,但不能熔化
D
练一练
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乙盆的水温可能比甲盆的高
C.两盆水温度相同
D.不能判断,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能知道
C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