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花园城小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练习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花园城小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练习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9 17: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阶段练习
(分值:100 分 90 分钟完成)
一、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jiànɡ ( ) ( )油 ( )临
ɡuì 下( ) ( )台 宝( )
yàn ( )台 ( )语 ( )收
xuān ( )布 ( )昂 ( )哗
(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①fènɡ ②fénɡ
1.我从门缝.( )里望进去,看见妈妈在缝.( )补衣服。
①màn ②wàn
2.那些瓜蔓.( )长得很快,四处蔓.( )延,爬满了整个墙壁。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你看那些软.绵.绵.( )的云朵正在天空中飘浮呢。
那冰条儿掉落下来,落在人的脖子里,凉.冰.冰.(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的心跳得很厉害。(6分)
改比喻句:
改夸张句:
2.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
(6分)(多选)
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 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胀死了
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 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
长。 ( )
2.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
3.“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
心情。
4.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
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
5.课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
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 1 -
二、积累运用。(10 分)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长, 长,地是一天一天
地 。 , ,

2.俗话说:“不热不长, 。
3.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 。”又说:“处暑不出头,
(3)文章之道,本丰则木茂。 。
三、阅读感悟。
(一)(6分)
X 型口罩使用说明书(节选)
【适用范围】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
的阻隔或防护。
【使用方法】佩戴在口鼻处。
【注意事项】
①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 2年,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②只限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
③包装破损,禁止使用。
【生产日期及批号】见封口处。
【佩戴说明】
覆盖口鼻,将口罩两 将鼻梁条按鼻型固定, 将口罩拉至下颔处,立
侧的带子挂在耳朵上。 以防止脏空气进入。 即呈现立体呼吸空间。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材料中的 X型口罩无法阻隔花粉等颗粒。( )
(2)材料中的 X型口罩的有效期为 2年,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 )
(3)佩戴口罩时,可以不分上下,无论哪一边朝上都可以。( )
(4)佩戴口罩时,为了呼吸顺畅,可以露出鼻子。( )
2.兰兰准备把昨天戴过的 X型口罩戴上,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
(二)(12 分)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
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
- 2 -
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
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
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
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
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
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
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
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
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
半夜酲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
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
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
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夏”有( )(2分) (多选)
A.夏天的色彩是碧绿的 B.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C.夏天的旋律是轻松的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说说理由。(3分)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
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的舰船。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 )(2分)
A.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者快割,快割
B.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C.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D.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4.第 3 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古代的诗人也描写了很多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一首?请默写
下来。(3分)
(三)(14 分)
等待美丽
①“栀子花,靠墙栽,雨不落,花不开。”民谚如是说。
②我家后院有两棵栀子花树,东墙是小花,买来栽了两年, 前年才新花初绽一来朵。西
- 3 -
墙大花是原来房主留下来的,据说五六年来“长僵”了,高不盈尺,一朵花也没有开过,我
们施肥培土后,去年零零星星开了几朵,如今那棵树长得有半墙高了。
③今年春天来得早,三月份两棵花树一起打苞了,如橄榄的花蕾直立在每枝的顶端,小
花树有六七十个蓓蕾,大花树有一百多个花苞,只等春雨沙沙时就要开放了。
④雨来了,来得好快、来得好急、来得好大、来得好久,一直到五月下旬,本应该是“贵
如油”的春雨却太多而太滥,没完没了地泼皮耍赖,下得自己也不耐烦了才停止。
⑤其间,等不及的桃花“零落成泥碾作尘”,连影子也没有留下来;等不及的石榴花落红
成阵,“化作春泥更护花” 了;等不及的冲天红那艳丽的大喇叭边开边烂,只剩下惨不忍睹
的丝缕,让人产生美丽的惆怅……
⑥栀子花不急,它像顽强的孩子紧紧地闭着小嘴,深沉得如玉蕴石腹, 坚贞地与风雨同
在,在如瀑的大雨中,一颗颗“青橄榄”愤怒地朝天直立着,大雨给它们洒上雨珠,更让它
们绿得滴翠……
⑦等了一个多月,终于等到了云开日出的日子,就在“六一”前夕,它们次第开放了!
那一朵朵洁白如雪的栀子花,在等待中完善了形体,在等待里孕育了馥郁的香气。小栀子花
尖瓣多姿,竟然也有茶杯口大小,大栀子花硕大多层,一朵朵大如海碗。堆棉涌雪一般的栀
子花阵,朝朝暮暮散发出如烟如雾的香气,把我的后花园熏染得生机勃勃。
⑧虽然,随着端午的到来,它也花老瓣黄,被如盖的绿叶掩盖了残体,可是栀子花美丽
过了,辉煌过了,终于没有辜负夏天火热的希望,没有辜负秋季顽强的坚持,没有辜负冬天
孤独的守望,献给暮春一场轰轰烈烈的美丽。
⑨我在璀璨如雪的花间陶醉,想起它们在淫雨如瀑的日子里的等候,是那么庄严、圣洁、
安详、恬静,那种深邃的诗意编织出的优美意境让我怦然心动,更使我领悟到人生的一种哲
学:等待,是一种充实与完善。人生的希望,有许多是在等待后才有结果的。
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使用民谚有两个作用是:

② 。(4分)
1.短文围绕“栀子花开前后”的四个时期进行了具体描写,请你照样子,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栀子花的特点。(4分)
月份: 五月下旬:坚贞等待 “六一”前夕: 端午到来:花老瓣黄
2.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栀子花在大雨中不屈不挠、坚贞
等待的情景。
B.作者写桃花、石榴花和冲天红早开早凋谢的命运,是为了突出栀子花谨慎、胆法的心理。
C.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栀子花的肯定和赞美。
D.作者由栀子花引发思考,告诉我们人生许多时候需要等待,等待后会出现新的希望。
3.有人说“等待美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
(4分)
四、台。(30 分)
题目: 里的新鲜事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紧扣“新鲜”来写;
②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