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变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神鸟变树》,我将从说教材及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一、说教材及学情。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主要的心理品质之一,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美术第三册第5课《神鸟变树》便是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力的典型课例。本课是一节临摹课的延伸,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着画”的一些特征,进行非复制性临摹,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但如果临摹运用不当,死临范本就会严重束傅儿童的思维,甚至消磨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根据本课以上特点,充分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勇于表现自我,喜欢合作,具有一定形象思维能力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绘画上,通过以前的学习,有一定模仿能力,能运用各种色彩大胆画画,用一定的符号,简单基本形状表现自己所见、所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围度,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欣赏感受画家作品,巩固色彩知识。
2、学习神鸟如何变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将作品倒置进行发展创新。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根据当代教育理念,结合创新学习精神,本课在教法上采用了以下方法:
1、情景教学法:
课一开始就创设和营造一个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愉快环境,引导学生尝试怎样解决的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开放式教学法:
充分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于本课教学中,自由开放的课堂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态,心灵不受约束,想象才不受限制。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程序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要加强美术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以教学过程为框架,教学思为先导,教学内容为主体,谈谈这课的主要环节。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一开课就深深吸引住学生呢?抓住小学生最喜欢听神话故事的心理特点,我创设了一个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情景。以《百鸟朝风》这首音乐为背景,创设音乐情景;以神鸟图画变大森林的图画创设图像情景;再以讲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故事中一个小女孩生活在光秃秃的大山上,长年干旱导致家里十分贫穷,她为得到幸福,不畏辛劳来到南山上去找神鸟。在一位大姐姐的帮助下,她努力画神鸟,最后画完一只神鸟变成了一棵大树。回去之后,她用这种方法将她的家乡变成了美丽的大森林。借助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由此引入课题,我们也象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样来学习《神鸟变树》。这样开课,创设良好的情境,而且一下子调动他们的情绪,使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为整堂课的开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感受,获得新知。(看一看)
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我首先出示了布巴卡尔的《神鸟》一画让学生看一看。由于小学二年级学生观察往往是笼统的、随意的,对于观察的目的性和方法知之甚少,我就提出以下几点让学生观察感受:
(1)形体位置有什么特征?
(2)画面有哪些基本形状?
(3)对色彩有什么感受?
学生通过有目的、细致、认真进行观察,把观画后的感受互相交流,并讨论总结归纳出此画在构图、形、色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为下一步创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思维,丰富想象。(想一想)
《新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想象、展开创新的翅膀。“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儿童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为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以激发学生兴趣。我首先将《神鸟》一画倒置,让学生观察,想一想,神鸟变成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激励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让孩子们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更进一步理解图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互助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新课程强调鼓励学生想象,不寻找唯一答案,这为学生进行广泛的思维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因此,我激励学生努力发现新形象,象花蓝、象狮子等等。老师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定能享受到超越课本的喜悦,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设计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引导想象,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想象创造力。
接着,我通过多媒体按序出示六幅作品,演示神鸟怎样变树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发现每一幅与原倒置作品的区别。得出可“减少、添加、变色、变形、变材料、综合”的方法进行创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变机械模仿为能动的分析理解,给学生以自由处理的空间,让学生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从不变中看出变化。
(四)体验知识,发展创造。(试一试)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课设计了让学生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着画”的一些特征,进行非复制性临摹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现代社会发展也需要能合作的人。我设计让学生离开座位每8个同学一组,先讨论然后试一试以七彩树为主要内容,创作一幅美丽大森林的图画,与开课的故事相呼应。这样自由开放的课堂定能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态,心灵不受约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辅导过程中,我以开课的音乐《百鸟朝凤》为背景再次重复播放,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乐声使大脑变得充满想象和舒张,让智慧得到启迪,灵感得以产生,情感得以陶冶,我将启发学生抓住神鸟特征,大胆想象,除用绘画表现之外,还可用手工制作完成。让学生在不变中,画出变化,在变化中留出不变,并提醒学生有了树、小鸟终于可以回家了,进一步让学生展开想象,完善画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综合评价,促进发展。
美术课的学生实践活动,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我在本课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内自评与组之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发现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认识水平及交流表达能力。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的完结,最后我将延伸课题,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变换角度观察时会产生新的形象,以此来强化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
说课小结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大美术观”全新教学观念,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美育与智育的巧妙融合,提高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