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
本单元主题为“名人风采”,主要讲述名人故事。所选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值得细细揣摩。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都各有特色,可以细读、积累。
《邓稼先》这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主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选典型事迹,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两面,高度赞扬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回忆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细节,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孙权劝学》一文记事简练,以对话描写为主,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和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第一单元
字词汇总
1.邓稼先
至死不懈xiè: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 很少人知道。
引人注目: 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 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人人皆知。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元勋xūn: 立大功的人。
奠diàn基: 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铤tǐnɡ:疾走。(铤而走险)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ɡ徨huánɡ: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选聘pìn:挑选聘用。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仰之弥mí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jiǒnɡ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ɡ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尽。穷年:终年,一年
潜qián心贯注、心会神凝nínɡ: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目不窥kuī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沥lì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心不在焉yān: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昂ánɡ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慷kānɡ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疏懒lǎn: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赫hè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深恶wù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轻捷jié:动作轻快敏捷。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舀yǎo 碟dié 捆kǔn 咳ké嗽sou 调羹ɡēnɡ
绞jiǎo肉 薪xīn金 校jiào对 草率shuài 洗澡
悠yōu然 吩fēn咐fù mǒ杀 疙ɡē瘩da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1、《邓稼先》的作者是______籍华裔,1957年“_________物理学奖”获得者______________。邓稼先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元勋。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是 ,是中国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 。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 .等。
4、鲁迅,原名 ______,字___ _ 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___ __,____ ,
______,1918年5月,首次用“________”作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______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 __,___ _, _______ _ ,散文集_____ _,散文诗集_____ _,还有若干杂文集。
美
诺贝尔
杨振宁
两弹
臧克家
学者
诗人
民主战士
萧红
现代女作家
《生死场》
《呼兰河传》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鲁迅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烙印》
第一单元
课内文言文
初①,权谓②吕蒙曰:“卿今③当涂④掌事⑤,
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蒙辞⑥以⑦军中多务⑧。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加以推托。或“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课文注释】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当涂:当道,当权。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课文字词详解
权曰:“孤①岂②欲③卿治④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yé)!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但⑨当⑩涉猎 ,见 往事 耳 。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课文注释】
①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欲:想要。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⑤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简称《诗》《书》《礼》《易》《春秋》。⑥为:做。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⑧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⑨但:只,只是。⑩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制,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课文字词详解
卿言①多务,孰②若③孤?
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孤常④读书,自⑤以为⑥大有所益⑦。
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
蒙乃⑧始⑨就⑩学。
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
【课文注释】
①言:说。
②孰:谁。
③若:比得上。
④常:经常,常常。
⑤自:自己。
⑥以为:认为。
⑦益:益处,好处。
⑧乃:于是,就。
⑨始:开始。
⑩就:从事。
(一)课文字词详解
及①鲁肃过②寻阳③,与④蒙论议⑤,大⑥惊⑦曰:“卿今者⑧才略,非⑩复吴下阿蒙!”
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天下的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课文注释】
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寻阳:古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在句子翻译中可以不翻译。
④与:和。 ⑤论议:讨论评议。
⑥大:非常,十分。 ⑦惊:惊奇。
⑧今者:现在。
⑨才略:才干和谋略。
⑩非复:不再是。非:不。复:再。
课文字词详解
蒙曰:“士别三①日,即②更③刮④目相待,大兄⑤何⑥见⑦事之⑧晚乎⑨!”
吕蒙说:“与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肃遂⑩拜 蒙母,结友 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课文注释】
①三:泛指多次。这里的“三日”表示很短的时间。。②即:就。③更:另,另外。 ④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⑤大兄:长兄,对朋友辈的尊称。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之:助词,无意义。⑨乎:啊。表感叹语气。⑩遂:于是,就。 拜:拜见。 结友:结为朋友。
课文字词详解
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3.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7.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重点知识点
【作者资料】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文学常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叙写孙权劝吕蒙学习,以及吕蒙经过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进步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以此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人物形象】
⑴孙权:循循善诱,深谋远虑,平易近人,关心下属。
⑵吕蒙:聪明好学,知错就改,坦诚豪爽,精干幽默。
⑶鲁肃:爱才、惜才、敬才。是一个忠厚的长者形象
【道理启示】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原文语句填空
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蒙却以“ ”
为由推托;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以自己
为例劝学的语言是“ ”;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
2.写出并解释出自本文的成语: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刮目相待: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人和事。
(1)孙权认为学习对于执政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2)孙权劝学,首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为他“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想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接着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内容理解
(1)课文主要是通过写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2)关于吕蒙的变化给人的启示:
①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会学有所成
②学习能增长见识,改变人的气质修养,所以,我们应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他是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内容理解
4.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解释文中形成的至今沿用的两个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薄的人
刮目相待: 去掉旧日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
造句:几天不见,你的变化可真大啊,真让人刮目相看。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了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运用对比手法,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效果的显著。
内容理解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
6.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清予以说明
7.概括本文的主旨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