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1课时 水的分解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1. 知道水是可以分解的;
2. 认识水电解的实验;
3. 能够对水的分解进行微观解释.
学习目标
水的三态变化中,无论是液态的水,固态的冰还是气态的水蒸气,水还是“水”。但当在水中插入电极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导入新知
当我们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电之后,我们发现,两个电极上有许多的小气泡产生,这些小气泡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新知 水的分解
探究新知
1. 实验装置 如图1。
2. 实验现象 正极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负极产生一种能燃烧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 ∶ 2。
3.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4. 实验结论
(1)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通电
易错提示
1.电解水实验通的是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
2.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水中常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3.电解水时测得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 ∶ 2,不是质量比。
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 a 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 玻璃管尖嘴口,
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 a、b 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 ∶ 1
D
例1
速记口诀
运用口诀法认识水的电解,即“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燃烧木条来检验;氢氧元素组成水,不含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②③
C
例2
方法点拨
本题运用图示分析法解答,解题时应对照图示找出水分子分解及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图甲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一段时间后,
图乙中右侧玻璃
管内产生的气体
为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氧气
水——→氢气+ 氧气
通电
例3
(2)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实验数据如下: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4 分钟内负极、正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 ∶ 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漏气(或O2 比H2 易溶于水等)
(3)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图甲装置右侧铁夹开关打开,然后在不锈钢注射器针头处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色,在火
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_______出现。
淡蓝
水雾
(4)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5)写出图甲实验装置的一条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元素
废物重新利用(或节约资源等)
知识拓展
常见的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常见的电解水的改进或简易装置有以下几种:
图7
水的分解
水电解实验
水分解的微观解释
装置
现象
结论
归纳新知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