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莒县四中2011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理科试题 2013.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B.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是比斥力快
C.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
D.压缩汽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2.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
3.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4.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总动能不同
C.内能相同
D.1g、100℃的水的内能小于1g、100℃的水蒸气的内能
5.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 )
A.冰一定会熔化
B.冰一定不会熔化
C.冰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下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晶体 B.b是晶体
C.a是非晶体 D.b是非晶体
7.如图甲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图乙中的(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压缩的物体其分子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B.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一定变大
C.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其温度和体积有关
C.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等容过程,如果吸热则其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10.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则该气体( )
A.状态b的压强大于状态c的压强
B.状态a的压强大于状态b的压强
C.从状态c到状态d,体积减小
D.从状态a到状态c,温度不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能量守恒过程都能自发地发生
B.热传递、摩擦生热和气体自由膨胀都是可逆过程
C.世界上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煤、石油、生物能等都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能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速率一定越大
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13.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中,汽缸的内壁光滑.现将汽缸缓慢地由水平放置(如图甲所示)变成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如果环境保持恒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气缸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平均作用力不变
D.气缸内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变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比引力减小的更快
C.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如果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的损失,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15.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在车胎突然爆裂后的瞬间,车胎内的气体内能增加
C.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有使液体表面收缩的趋势
D.所有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一个自发的过程熵总是向增加的方向进行
B.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
D.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再知道油的密度即可
莒县四中2011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理科试题 2013.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分)
二.填空题 (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7.( 10分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cm.
(1) (2分)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
(2) (5分)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分)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试写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8分)某压力锅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
(1)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写出锅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
(2)假定在一次放气过程中,锅内气体对压力阀及外界做功1J,并向外界释放了2J的热量。锅内原有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19.(10分)在温度等于50℃,压强为105Pa时,内燃机气缸里混合气体的体积是0.93L,如果活塞移动时,混合气体的体积缩小到0.5L,压强增大到2.2×105Pa,混合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
20.(12分)如图所示的水银气压计中混入了一个空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因而气压计的读数比实际的大气压小些。当实际大气压为768毫米汞柱时,气压计的读数只有750毫米汞柱,此时管中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毫米。设环境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槽内水银面的变化。
(1)当气压计读数为740毫米汞柱时,实际大气压为多少?
(2)在外界气压缓慢变化的过程中,水银柱上方的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21.(12分)如图,圆柱形气缸的上部有小挡板,可以阻止活塞滑离气缸,气缸内部的高度为d,质量不计的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开始时活塞离底部高度为,温度为t1=27℃,外界大气压强为pO=1atm,现对气体缓缓加热。求:
(1)气体温度升高到t2=12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
(2)气体温度升高到t3=357℃时,缸内气体的压强。
莒县四中2011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理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C BD ACD AD B AD D C CD A C BD AD BC CD ACD
二.填空题 (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7、 (1)见解析 (2)6.3×10-10m (3)NA=
[解析] (1)为了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
(2)由图可知油膜覆盖方格数约为120个,设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则有××10-6m3=120×110-4dm2 解得d=6.3×10-10m.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每个分子的体积V0=π()3 由NAρV0=M
得 NA=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18、(1)设锅内气体分子数为n n=V/V0·NA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E=W+Q=-3J
锅内气体内能减少,减少了3J
19、答案:109℃
解析:p1=105Pa,V1=0.93L,T1=(273+50)K=323K
p2=2.2×105Pa,V2=0.5L
由状态方程=得
T2==K=382K
t2=T2-273=109℃
20、
21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