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3.1 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3.1 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19 23: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五课,从教材内容上通过对月球更多秘密的探索,利用观察照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从教材编排的目的上,本节课是在前面几节课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探究讨论的基础下,利用照片对月球进行一个近距离的观察,指导学生从多维度地去认识月球,掌握月球的基本信息,解决月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等问题。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4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日常积累,他们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在本节课基于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照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寻找和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科学阅读能力,学习多种方法探索宇宙更多的奥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对比图片,发现月球特征。
2.了解查找资料的多种方法,学会整理收集信息。
3.通过模拟环形山实验,意识到模拟实验探索天文的重要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整理信息,乐于与同学分享并且善于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了解月球的特征,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文字资料、月球影像资料。
学生准备(4人一组):塑料盒、沙子、5个大小不同的球、镊子、练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图所示: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谈一谈: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几十亿年来一直默默陪伴着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月球是一个体积小、质量小的球体;它不发光不发热;距离地球近。
2.揭示课题: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探索(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
设计意图:课前出示一张月球的图片,吸引学生眼球,并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本课,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接着问月球还有什么秘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探索:月球的特征(预设25分钟)
观察月球照片
1.出示月球正面照片:我们在地球上远远地望着月球,它的表面是怎样的,让我们借助照片近距离观察下。
2.出示月球背面照片:我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3.对比两张照片,学生组内交流发现。(板书:观察照片)
预设:月球正面暗色部分比亮色部分多,月球背面亮色部分比暗色部分多
(二)查找月球资料
过渡:刚刚我们通过观察照片,初步认识了月球,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深入了解。(板书:查阅资料)
写一写:出示月球的文字资料,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填写到月球小档案里(至少填写5点)
(三)观看月球影像
记一记:除了文字资料,老师还搜集到关于月球的影像资料,请你边看边把信息记录到月球小档案里。
1.提问:从文字和影像资料中,你到了解到月球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生自由发挥)
除了这些,我想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月球有些地方看起来是黑色的。关于这个,老师帮你们搜集到一些小情报。出示课件: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师简单介绍月海和环形山。
(四)模拟环形山实验
猜一猜: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月球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环形山,请你大胆猜想一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预测:陨石撞击;火山喷发
1.引入实验,出示实验材料:塑料盒、沙子、5个大小不同的球、镊子。
2.学生小组交流,说一说:
(1)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
(2)该实验如何操作?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实验过程: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4.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让小球自然下落。
(2)用镊子取出较小的球,不要破坏“环形山”。
(3)如果不小心破坏掉,实验将重新做。
师小结学生的发现:塑料盒的面粉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套小坑;有的坑和坑是重叠的。(板书:模拟实验)
4.想一想:请你把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环形山比一比,能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制造的环形山和真实的环形山很像;制造的环形山的坑比真实的环形山的坑要少;很像,所以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环形山是极为相似的,所以我们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陨石、流星等撞击形成的。
设计意图:在探索的环节,本人设计了观察照片、查找资料、模拟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其中查找资料环节有阅读文字资料和观看影像资料两部分,培养学生寻找、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模拟实验环节,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都是通过师生一问一答,教师继续追问来获得的,全程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研讨:学以致用
1.填一填:通过前面的探索,我们知道月球的哪些特征?将维恩图补充完整。
预设:月球:不会发光、体积小、距离地球近、表面有环形山
太阳:会发光发热、体积大、距离地球远、表面有太黑子
相同点:都是球体、对地球有影响、都有一定寿命、都在运动
2.想一想:根据我们查找的月球资料,你觉得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预设: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第一,水、氧气、食物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都不具备。第二,昼夜温差很大。第三,没有大气层,没办法阻挡太阳的高能辐射。第四,受地球引力而来的小行星会撞击月球。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是对前面探索环节的巩固,与本单元第一课中的韦恩图联系到一起,巧妙得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得整合在一起。第二个问题则是对这节课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也是对这节课知识的一个总结。
四、拓展:月球新知识
1.看一看:视频观看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写一写:关于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请你课后查阅资料,解答你想知道的问题,为你的小档案添加更多的知识。(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月球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我们这节课的探索,在课后还有许许多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而探索的方法,正是我们这节课学到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五课,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不是空白的,尤其是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宇宙天体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只限于零散的知识,还没有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大部分同学能将零散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对月球的深刻认识。现对本课的反思如下:
基于学情,提供有效学习材料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月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我通过谈话的方式轻松引出本课题。接下来通过观察照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查阅资料方面,我提供了一张A4大小的段落式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通过划一划,写一写的方式将感兴趣的内容记录到月球小档案上,该环节我还特地请教了几位语文老师,他们认为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阅读材料找信息的能力。接着又给学生提供影像资料,由于影像播放速度较快,学生的记录速度较慢,所以这个环节只有个别学生能将结果补充到小档案上。
巧用记录单,使学习更高效
本课使用的记录单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月球小档案、模拟实验的结果记录、关于月球,我还想知道,这三大模块也是本课的一个全部流程,写完后,本课的教学也就结束了,于生于师,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高效。
3.充分引导,留足探究时间
本课就一个模拟实验,开始这个实验前,我对实验的各个提问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引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中来,从实验操作步骤到实验注意事项等等,孩子们真正经历了这个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带给他们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做好前面的铺垫,后续的实验操作也留足时间给他们,最后说发现时,一个个争先恐后,回答相当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