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14 诗词三首
古今一轮月
千载寄情思
水 调 歌 头
苏轼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有人说,在中国随便拿起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就会掉下许多的“月”字来。是的,你看,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千里江水千里的月。可见,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万千情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代大词人苏
东坡的内心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一
轮明月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
3.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预习交流。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
在中秋月圆之夜,客居他乡, 思念弟弟,举杯畅饮,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是咏中秋著名的作品之一。
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接着读序言,问: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
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
有什么寓意呀
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 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
——团圆
诵读诗词的要求
1.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2.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3.要有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qǐ
què
qiónɡ
chán
疏通词意。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什么时候。
端起酒杯。把,执、持。
晚
回到天上去。
宫殿。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经受不住。
哪里比得上。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朱红色的楼阁。
雕花的窗户。
动词用作名词,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为什么。
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
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
的月光了。
整体感知。
1.这首词由几个部分组成?
明确:三个部分:小序、上阕、下阕。
2.齐读小序,看小序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明确:写作的时间,写作时的状态,抒情的对象。
3.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上片: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内容品读。
1.“高处不胜寒” 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经受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何理解这几句?
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变化引出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叹息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洒脱旷达的一面。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只要人能平安幸福,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这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自我宽解。表现出词人豁达的胸襟与豪迈的情怀。
合作探究
1.“高处不胜寒”仅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含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
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
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
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
下了这首名篇。
探究一: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
探究二: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探究三: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探究: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之念、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这首词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
—回到现实、自叹自慰
—积极心态、发出祝福
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歌咏的名作。
实景:
虚景:
联想:
想象:
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宫阙 琼楼玉宇
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上阕:
下阕:
望月(写景)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小结: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感伤
乐观
思念亲人
怀才不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借
情
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景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
教师寄语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洒下了一路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我们相信:只要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只要明月不老,我们的精神永远年轻。当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时,读一读苏轼的词吧,让我们像他一样,学会从容豁达地面对人生。
尝试背诵
丙辰 ,欢饮 ,大醉,作此篇, 。
明月————?把酒————。 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
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
随堂练习
1.《水调歌头》中: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
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A
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
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水调
歌头
望月问天(写景)
热爱生活
乐观旷达
想象:明月→宫阙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上片
下片
怀人问月(抒情)
联想:月圆→人合
议论升华 富有哲理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诗词三首》同步检测
(满分:8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投箸(zhù) 婵娟(chán) 闻笛赋(fù)
B.金樽(zūn) 丙辰(chén) 冰塞川(sāi)
C.绮户(qǐ) 琼楼(qóng) 长精神(zhǎng)
D.朱阁(gé) 宫阙(què) 烂柯人(kě)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玉盘珍羞直万钱(美味佳肴) B.今日听君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D.千里共婵娟(指嫦娥)
4.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2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 D.拔剑四顾心茫然
5.对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解: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所指的是想要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却没有被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理解: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理解:这一句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理解: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 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7.文学常识填空。(5分)
(1)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______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 “文忠”。其词与辛弃疾开创_________风格。
8.默写。(6分)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姜尚、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中,集中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慰藉表明作者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块瑰宝,它璀璨夺目,耀眼生辉,那就是古诗词。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主题为“诗海泛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15分)
(1)分门别类,辑录名句。(各两句)(3分)
①爱国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战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劝学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诗句歌咏的对象。(3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③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3)有人就《水调歌头》一词的上片出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片内容对出下联。(2分)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诗人,从朝代、称号、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4分)
(5)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不少于50字)(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11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横线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行路难》是 ① 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七言为主的 ② 诗,表现出诗人的 ③ 。
A.①唐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B.①唐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C.①宋代 ②格律 ③淡泊旷达
D.①宋代 ②乐府 ③壮志豪情
2.后世认为,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影响很大,但李白的诗作却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请结合下面例句作简要分析。(3分)
【例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鲍照《拟行路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3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4.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B. 诗人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
C.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D.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象征的手法,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现实主义的诗风。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17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下列关于本诗中几处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山楚水”泛指白居易被贬后曾迁徙任职过的朗州、连州等地区。
B.“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
D.“歌一曲”指白居易的《思旧赋》。
2.填空。(8分)
(1)从诗题可知,这是刘禹锡写给 (人名)的一首 诗。(2分)
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此诗中作者的情感复杂多变,从 到悲痛怅惘,再到 ,情感真挚,沉郁中见豪放。(4分)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4分)
(三)阅读《水调歌头》《江城子》,回答问题(12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___________,乙词以“芙蕖”喻指__________ 。(2分)
2.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3.对两词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矛盾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伤感。
4.阅读甲词划线词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句词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3分)
参考答案:
一、
1.A 解析:B.“塞”应读“sè”。 C.“琼”应读“qióng”。 D.“柯”应读“kē”。
2.C 解析: 正确的划分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D 解析:“婵娟”在诗歌中借指月亮。
4.D
5.C 解析:《酬》诗尾联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故C不正确。
C
(1)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2)哲学家 (3)北宋 豪放派
8.(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碧”“畔”“婵”易错
9.(1)示例: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①雪 ②梅花 ③画
(3)示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4)示例: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其诗沉郁顿挫,饱含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后人称为“诗史”。其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5)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的“诗海泛舟”活动圆满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最后我们用两句古诗与大家共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
二、(一)
1.A(2分。选A得2分,选B或D得1分,选C不得分。)
2.示例:李诗虽从鲍诗脱胎而来,但李诗加入了“停杯投箸”的形象刻画和“四顾心茫然”的心理描摩,更能生动地展现诗人苦闷的精神世界。(3分。结合诗句1分,比较分析2分。)
3.(示例1)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2)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3)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赏析诗句一般从修辞、句式、语气、用词等角度考虑。本句诗,句式特点明显——短句,节奏简短有力,是在急促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表达前路虽艰辛,但想继续探索的复杂情感;感叹句,反复修辞,表达诗人歧路彷徨的苦闷之情设问句,抒发作者面对前行之路的迷茫与彷徨。任选一个角度鉴赏即可。
C
(二)
1.C 解析:A是刘禹锡,不是白居易;B是西晋向秀的《思旧赋》;D是《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2.(1)白居易(白乐天)(只写“乐天”不得分)
酬赠(酬谢/酬答答谢应答/赠答/回赠)(每空1分,共2分)
(2)凄凉地,弃置身
(3)辛酸愤懑 慷慨激昂(坚定乐观)
3. C 解析: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之意,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4.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三)
1.朝廷;弹筝的美丽女子。
2.“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一个“弄”字,其实包含了词人惆怅之心、孤独之心和赤诚之心,情真意切,含蓄隽永,唤起了我们无限遐想,让读者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诗意;“忽闻江上弄哀筝”的“弄”字意为“弹奏”,它传达的是弹琴者漫不经心的情态。
3.D
4. 一轮圆月高高地悬挂在寂静的夜空,洒下一片清辉拂拭着赭色的楼宇。星移斗转,月光低低地泼洒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辗转反侧的我,久久无眠,充满了思念。
(3分。画面表现时间推移1分,体现孤独清冷的意境1分,蕴含着思念之情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
3.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在中国随便拿起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就会掉下许多的“月”字来。是的,你看,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千里江水千里的月。可见,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万千情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内心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一轮明月吧!
二、预习交流
1.作者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2.背景链接。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39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七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3.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
“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
三、朗读感知
1.读准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通词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月宫里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
四、赏析全词
(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确:起笔突兀)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确:(想象奇特)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心情矛盾)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 (向往明月欲“归去”却又犹豫。)
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明确: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热爱生活)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确:(紧承上片)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确:(转入抒情) 好像是对月有怨怼(duì)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胸襟博大) 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确:(美好祝愿) 放达宽慰之语。 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五、深入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明确: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之念、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
明确: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回到现实、自叹自慰------积极心态、发出祝福
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 琼楼玉宇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5.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PPT)
六、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
七、本课总结
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歌咏的名作。
八、教师寄语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洒下了一路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我们相信:只要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只要明月不老,我们的精神永远年轻。当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时,读一读苏轼的词吧,让我们像他一样,学会从容豁达地面对人生。
九、尝试背诵
丙辰 ,欢饮 ,大醉,作此篇, 。
明月————?把酒————。 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
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
十、随堂练习
1.默写。
《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十一、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
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4.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3
学法指导:
了解(标题、作者、背景)
2. 读背(字音、节奏、情感)
3. 理解(字词意义、诗歌内容)
4. 品析(炼字、修辞、意境、表现手法等)
5. 感悟(情感、哲理、主旨等)
6. 写作(写诗歌鉴赏短文)
【课中导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
“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_____和______。
二、朗读感知
1.读准节奏。(文中标记)
2.读通词意。(口译)
三、赏析全词(随堂批注)
(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确: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确: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
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明确: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
(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确: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确: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确:
赏析模式: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四、深入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
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明确:
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
明确:
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
实景:
虚景:
联想:
想象:
5.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
五、随堂练习
1.默写。
《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六、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
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课后导练】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 有何作用
3.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积聚已久的愤激之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填空。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一个是_______。
(2)"无眠"之人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婵娟”指______。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2)“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3)“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4)请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4.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3
学法指导:
了解(标题、作者、背景)
2. 读背(字音、节奏、情感)
3. 理解(字词意义、诗歌内容)
4. 品析(炼字、修辞、意境、表现手法等)
5. 感悟(情感、哲理、主旨等)
6. 写作(写诗歌鉴赏短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
“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
二、朗读感知
1.读准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通词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月宫里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
三、赏析全词
(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确:起笔突兀)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确:(想象奇特)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心情矛盾)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 (向往明月欲“归去”却又犹豫。)
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明确: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热爱生活)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确:(紧承上片)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确:(转入抒情) 好像是对月有怨怼(duì)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胸襟博大) 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确:(美好祝愿) 放达宽慰之语。 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四、深入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明确: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之念、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
明确: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回到现实、自叹自慰------积极心态、发出祝福
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 琼楼玉宇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5.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PPT)
五、随堂练习
1.默写。
《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六、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
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课后导练】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顾:看。济:渡过。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 有何作用
运用了姜尚(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或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白居易(乐天) 振作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积聚已久的愤激之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填空。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一个是_______。
又恐 何似
(2)"无眠"之人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婵娟”指______。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B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解析:“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这一表述有误。词人是在醉酒后月下起舞。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
(3)“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4)请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