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浮力的计算》复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浮力的计算》复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19 10: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的计算》复习教案
课题 第九章《浮力》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4种常用计算浮力的方法:称重法、压力差法、二力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 2.掌握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并能在具体问题中灵活应用。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习题训练,了解浮力计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题型的分析总结,掌握解题的关键词,强化浮力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同时,从习题强化训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现团队互助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称重法、压力差法、二力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二、教学难点:1.从题目中归纳解题关键词;2.对F浮=ρ液gV排的拓展应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大卡、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一、关于浮力播放视频——《浮力的应用-辨别鸡蛋的新鲜程度》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浮力的存在并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做出了较大贡献,那究竟什么是浮力?怎么计算浮力? 认真观察,回答。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如何计算鸡蛋受到的浮力呢? 引入浮力的计算答思
课堂引 入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二、选择研究对象1、根据我们之前的学习与练习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存在较多问题的是在浮力的计算这一板块,这一模块是我们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计算浮力的几种方法。2.求浮力的方法很多,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哪种计算方法呢?你会从什么方面来对你所选择的方法进行研究呢?提示:题目关键词、受力分析、适用情况 学生列举:称重法、压力差法、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法 知:学生对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在提出问题以后则要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探究分析题型解析:现在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手中的4个例题,并解析题目中的知识要点,教师做好巡堂工作。例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8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8N,竖直向上 B.5N,竖直向下 C.13N,竖直向下 D.3N,竖直向上已知: 解题关键: 例2.把质量为100g的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0.76N水溢出,则其受到的浮力是(  )A.0.24N B.0.76N C.1N D.7.6N已知: 解题关键: 例3.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5N、5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 A.5N B.10N C.15N D.20N已知: 解题关键: 质量为0.27kg的苹果漂浮在水中时,约有1/10的体积位于水面以上,(g取10N/kg)求:(1)苹果受到的重力大小.(2)苹果受到的浮力.(3)苹果的排开水的体积.已知: 解题关键: (2)请四个代表展示详细的解答过程。 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典型例题部分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的能力完成习题小组内部共同商讨解答的方法总结答题的方法,学会寻找突破口,掌握知识的要点。 探寻解题技巧检查学生对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培养组间团结互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解题方法。防假学
四、我是小老师——展示成果1、各代表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地讲评。2、请学生点评展示的成果。3、请学生复述解题过程。 举手回答 以角色互换的方式指导解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分享意识。防假听
我是小能手——强化训练 经过同学们的展示和分析,相信同学们基本都掌握了解决浮力计算的方法,下面,请老师给予每一个同学都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看谁能够又快又准地计算出以下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通过评析能准确地判断该题使用的计算方法。 完成《变式训练》 通过第一次分析得到的解题技巧,再次地进行强化。
六、归纳、总结——你会求浮力吗??? 1.结合此次或平时的习题训练,从中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通过“它们”的帮助,你可以轻松解题?2.从阿基米德原理中,你还悟出什么知识?(即你可以根据此原理求解什么?用什么公式?) 对解题方法进行讨论、交流对公式进行灵活处理 学会归纳知识点学会对公式进行灵活变形
课堂检查 六、自我检测通过本节课的强化训练,相信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够掌握关于浮力的计算问题,为了检查本节课,同学的掌握情况,现在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我检测》部分。 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题 检查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第九章《浮力的计算》
作业布置:巩固练习
课后反思:
压力差法:(已知:F下、F上)
当F拉=0时
称重法:
已知G和F拉
平衡力法(漂浮或悬浮)
阿基米德原理:已知V排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