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爱这土地 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喉咙(lóng) 歌唱(gē) 应该(yìng)
B.打击(dá) 永远(yǒng) 汹涌(xiōng) 悲愤(bēi)
C.激怒(jī) 深沉(chén) 假如(jiǎ) 吹刮(guā)
D.温柔(róu) 羽毛(rǔ) 腐烂(fǔ) 黎明(lí)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B.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5.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中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摇篮之一,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此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中原大地, 。在“华夏第一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
①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源头起于中原
②因此才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美誉
③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④龙的图腾最早来源于河南濮阳的蚌龙
⑤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即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6.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更适合入选的两项是 ( )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课内精读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7.诗歌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如果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8.作家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请结合《我爱这土地》,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艾青诗歌特色的理解。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甲]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乙]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艾 青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9.甲诗中的“雪”“土地”有何象征意义 (2分)★
10.诗人艾青也曾是一位画家,他的诗歌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象征某种情感,如用“红色”象征“激情与危险”,用“金色”象征“希望和美好”。请分析乙诗中“紫色”所包含的深刻含义。(2分)
1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4分)
12.滨海中学开展“情系中华,爱我中国”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国奋斗”朗诵会] 假如你是“为国奋斗”朗诵会的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朗诵撰写串场词。
朗诵顺序 朗诵篇目 朗诵者
1 《我爱这土地》 1701班肖非
2 《我的中国心》 1702班李强
(2)[“风云人物”颁奖词]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但未能如愿获奖。假如艾青荣获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
(3)[“祝福祖国”征文赛] 活动中举办了“祝福祖国”征文比赛,请你为征文比赛颁奖典礼的主持人拟写一段结束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瞩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迷了有关这个小红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样,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面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画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自这个晚上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像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像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着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像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3.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14.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5.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16.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2)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直白到额头。
17.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答案 C A.应yīng。 B.打dǎ。 D.羽yǔ。
2【答案】D
【详解】
D项朗读节奏划分错误。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答案】B
【详解】
A.高风亮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使用正确;
B.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多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使用错误;
C.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使用正确;
D.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使用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详解】
D项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理解错误。诗中的“我”指诗人自己。
5. 通读语段可知,空缺处应首先承前继续介绍王朝建都,观察选项可知,②⑤句与此内容相关,其中②句带有总结意味,故⑤句在前,②句在后;继续观察剩下的①③④句,都是在介绍河南与龙的关系,其中①句总领下文,故排在前面,再观察另外两句,③句是对④句中“蚌龙”的具体介绍,故③句应排在④句后面。所以正确顺序是⑤②①④③。
[答案] ⑤②①④③
6 BD 本题考查诗歌的阅读积累。《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北方》用近乎散文的诗行,写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刈草的孩子》描写孩子刈草的画面,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困苦,引起诗人内心的愤慨。《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为其献身的强烈愿望。《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主题中的“爱”可选《我爱这土地》,“痛”可选《北方》。
7如果说诗歌的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将得不到提炼、强化和升华。
8作家聂华苓的话概括了艾青诗歌的三个特色,从中任选一个,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 示例一:《我爱这土地》一诗中,“鸟”这一意象强烈而鲜明,“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将鸟因热爱而歌唱、至死不渝的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民族强烈而深沉的爱。
示例二:《我爱这土地》一诗,语言直截了当,诗歌的结尾以设问的句式直抒胸臆,“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爱。
示例三:《我爱这土地》一诗,以“打击”“汹涌”“无止息地吹刮”“激怒”等词语,写出了土地承受的苦难和人民的悲愤,呈现出雄浑的诗歌风格。
9此题考查诗歌的意象。结合对诗歌的背景的理解,可推知“雪”“土地”的象征意义。
[答案] “雪”象征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土地”象征多灾多难、积贫积弱的中国。
10“紫色”象征高贵、神圣、苦难、伤痛、不幸等。
11从情感的表达上看,这两句诗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从篇章结构上看,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由这两句诗展开的。
12(1) 本题考查拟写串场词的能力。串场词是贯穿朗诵会的语言脉络,穿插在节目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调节气氛,在无形中映射主题和中心思想。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场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
[答案] 示例:肖非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竭尽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愿。下面请1702班李强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他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感受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2)示例:作为20世纪中国的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3)示例:同学们,我们用文字纪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用文字颂扬如今蒸蒸日上的祖国。有一种感觉叫幸福,让我们带着先辈们遗留的光荣传统去奋斗;有一种激情叫前进,让我们带着英雄们传承的伟大精神去拼搏。愿我们在文字中许下的心愿早日实现,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祝福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答案】
13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意思对即可)
14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作铺垫。
15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16(1)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小心和急切。
(2)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
17本文以小红包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入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
【分析】
13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写邻居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而彼得完成了这个“嘱托”的故事,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邻居和彼得想方设法完成 “嘱托”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14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结构上根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来区分。 “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失火”“ 囚徒们干的”交代事件的起因,“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引出囚犯的嘱托,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15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一要使用第一人称,二要符合情节和人物内心。本题可结合囚犯的经历:被抓走,可能再也见不到老婆和孩子。此时的心理应该是:拜托邻居完成自己的嘱托,让家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并表达对家人的爱等等。
16本题考查把握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回答其作用,答题规范是:运用了……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1)“煞白”是神态描写,“压低嗓门刚说出”是动作描写。 “急”“压低嗓门”分别写出了人物交代嘱托时的急切和谨慎小心。(2)“越变越白,直白到额头”是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得知玛留莎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时的震惊。
17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小说讲究构思技巧,如开头的造成悬念,引起兴趣,中间的一波三折,结尾的引人入胜,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以及线索的安排。本文“小红包”贯穿文章始终,作为线索出现;两次设置悬念,邻居和彼得分别如何完成嘱托,最后遇到玛留莎,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