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更小的微粒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是可以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3.通过找寻阅读相关的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究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教学重点】
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
【教学难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分子?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多少?
2.分子运动理论包括那些内容?
3.摩擦起电的定义、实质分别是什么?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
从静电现象,我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除了电子以外,还有带正电的原子核。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如何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分?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逐步了解以上问题。
三、新课教学: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1911年,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核外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二)科学家探索物质微粒的进展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氦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1964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一种叫夸克的更小微粒组成的。
四、课堂小结:
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