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力 弹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力;什么是弹力;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探究理解什么是力、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概念的建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通过两个同学扳手腕引出课题
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建立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单位、了解一种力——弹力、会使用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力是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出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场景
师生归纳总结:
推 汽车
拉 弹弓 起重机 拉 物体
人 举 杠铃
压 跳板 压路机 压 路面
人 产生作用 物体 物体 产生作用 物体
得出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
点拨;
力的产生涉及到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为牛,用符号“N”来表示。
(2)介绍牛顿。
(3)生活中常见力的大小,帮助学生感知、估测。
3、弹性形变、弹力
(1)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区分两种形变—弹性形变、范(塑)性形变。
(2)弹力的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
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3)提出问题: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活动一),先得出定性关系: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进一步得出定量关系(活动二):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指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测力计,来测量力大小(承上启下)
4、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测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定性)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定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
出示几种常见的测力计让学生了解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迁移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师点拨得出)
①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力的大小应在它的量程内.
观察桌面上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课件出示不同量程、分度值的测力计让学生观察讨论
②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矫正“0”点.
(点拨:一般有指针的仪器都要“校零”,如电流表、电压表、台秤)
③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学生活动三:
1、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挂上一只钩码测出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
2、用测力计拉头发,直到头发被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测力计的示数)看一看需多大的力?
3、测测你的握力,中考体育测试我最棒。
课堂小结
力是什么(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3、弹性形变及弹力的概念
4、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