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0 10: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穿井得一人》教案+ 课文详细注释
《穿井得一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故事大意。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谈寓意。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谈寓意。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互动小游戏:教师事先在纸袋里准备好一个苹果模型,让某一排的第一位同学触摸,然后这一排同学以悄悄话接龙的形式依次说出第一个学生摸到的是什么。最后一位同学大声告诉大家第一个同学摸到的是什么。
教师过渡语: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说就有不同的版本,愿同学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一对聆听美的聪耳,一颗感悟美的心灵,愿你成为这样的人。
(说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不仅需要听,还需要亲眼见到,甚至亲手触摸,才能够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事情的真相。)
解题,穿:挖掘、开凿。教师板书课题:穿井得一人
结合课下注释①,了解《吕氏春秋》及作者吕不韦。
二、朗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
(投影)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读得通顺:强调字音“溉汲”
(投影)划分节奏的基本方法:
①主/谓:丁氏/对曰
②谓/宾: 得/一人之使
③主/谓/宾: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④古代两个单音节,现代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及/其家穿井
⑤根据句意: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读准节奏
(投影)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读出情感
再读课文:个别读、齐读
(说明:大声快速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得顺畅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划分节奏的方法,形成文言文朗读的语感,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出情感。)
三、翻译课文
1.教师点拨翻译文言文的技巧:(投影)六字诀窍:留、删、补、换、调、变,一个诀窍:结合注释
2.学生对照注释,翻译全文,理解大意。
预设:
①“宋之丁氏”“有闻而传之着”“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得一人之使”“求闻之若此”7句话中的“之”的用法。
②“家无井而出溉汲”的“而”的用法
③“有闻而传之者”“求闻之若此”“闻之于宋君”三句话中“闻”的意义和用法
④“国人道之”的“国人”的用法
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说明: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一个难点,首先教给他们翻译浅显的文言文的方法,结合所学的方法去翻译课文,会化难为易。对于一些虚词的特殊用法、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不断积累。)
3.各用一句话概括寓言的内容。
教师提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预设:
①丁氏挖井节约了劳动力。
②丁氏挖井被人认为挖到了一个人。
③国都的人认为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④宋国的国君查明了丁氏并没有挖到人。
⑤丁氏解释自己并没有挖到人,而是得到了一个劳力。
……
明确:宋国姓丁的人家,打了一口井,节约了一个劳动力,被人误解为从井中得到一个人。
(说明: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大意,学会用精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对本文故事大意的理解。)
四、悟懂寓意
1.从丁氏、国人和宋君的角度来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预设:
①说话的时候要有理有据。
②听别人的话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
③别人说的话要经过明辨真伪才能传,不能道听途说。
④说话要说明白,要结合语境,否则会被误解。
⑤传播的话不要轻信,要查明真相。
……
2.课堂小训练:(投影)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学生结合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读出重音和节奏。
(说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我们的生活中每天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真伪难辨,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预设:
①万州公交车坠江案一波三折。
②成语“三人成虎”“曾参杀人”“巨鼠吃人”等。
③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人云亦云。
④细心观察,去伪存真。
……
教师明确: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总结寓意:
1.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人云亦云。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说明: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谈启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
五、拓展作业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文中宋国的一个人,你听到这件事以后你会怎么做呢?请改编这个故事。
(说明:灵活理解寓言的寓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利用所学的启示,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际,训练学生写作。)
课文解读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汲”课下注释的解释是“从井里取水”,溉,课下注释解释为“浇灌、灌溉”,《说文解字·水部》里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动词,灌注”。《史记·河渠书》中多次提到这个词,比如“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一句,再比如“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也”一句,“溉”的意思都是“浇灌、灌溉”,特指用水浇灌。但是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有这样的句子“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的句子,意思是说“一亩地里的庄稼,用粪浇灌的先发芽”。由此可见,“溉”既有用水浇灌,还有用粪浇灌。宋之丁氏,采用的是应该是先打水后浇灌的方法,因此要打水浇灌就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力。“常一人居外”,是对故事背景的必要交代,正是因为原来有一个人专门居住在外面打水,才有了下文“穿井得一人”的讹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据记载,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是相当普遍的古代汲水工具,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这种工具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简单的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所以丁氏打井之后,节省了劳动力。丁氏的话“吾穿井得一人”,属于语言描写,意思是“我挖井省下了一个劳力”,如果这句话在当时的情境下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但是离开语境,他说的话就成了歧义句了,也为下文他人理解错误埋下了伏笔。)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闻而传之者”,没有经过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说“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这是毫无根据的说法,也是断章取义,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谣传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三人成虎”的故事,作者对这种没有调查就妄下断言的人予以批判。)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国人道之”,“道”的注释是“讲述”。《论语·阳货》里有“道听而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这是孔子非常反对的一种作风。他说,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弊端。因此这里对国人的“道听途说”的做法明显也是批判的态度。其他的国人在这件事情上继续推波助澜,不仅接受这样一个离奇的传闻,而且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让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宋国的国君不相信“挖井得到一个人”的事情,他觉得奇怪,派人去求证这件事的真伪,可见他是一个不相信以讹传讹的人。作为君主,就应该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能偏听偏信,否则政治上就不会清明。这大概就是作者写这则寓言的用意:警示君主对待传闻要调查研究,要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才能获取事情的真相。)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丁氏的这一处语言描写,解释了“穿井得一人”的真正含义,是“得到一个劳力”,也揭示了事情的真相。解铃还须系铃人,丁氏因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歧义,产生了一场沸沸扬扬的闹剧,也只能让他用自己语言做出圆满的解释。可见,语言表达得清楚得体,对人际交往至关重要。)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用议论的方式揭示了作者要阐释的道理,凡事要调查研究,要去伪存真,才能够弄清楚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要以讹传讹,这个道理发人深思。同时,在结构上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