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教材把这个内容分为两个板块: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等等,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探究能力,因此我设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2.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
重点: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理解浮力的应用
那么如何突破重难点呢?
浮力知识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难点,学生从接受到理解往往需较长时间,然而教材设置没有分组实验,学生没有动手实验的机会,所以按传统的知识讲解肯定是不行的,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抽象枯燥,失去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通过亲手制作潜水艇和热气球的实验,加深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认识。所以,这节课我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自制教具实验和探究实验突破重难点。
实验方法设计:
实验主要运用直观感知、合作探究、讨论法归纳。
三.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情境引入----认识浮沉-----改变浮沉----浮力的应用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
情境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课一开始,我就做一个“听话的瓶子”实验,立即吸引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课题.
其中的奥秘:观察吸管在水瓶中的浮沉情况.
认识浮沉
(1)分组实验1: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各种物体的浮沉情况
(2)提出问题:你认为物体上浮和下沉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普遍认为重的沉,轻的浮.
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并有选择的把学生猜想进行板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改变浮沉
学生的猜想到底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1)探究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上浮的物体沉下去
(2)归纳学生的设计方法:
上浮物体:
苹果片-------加钉子
空瓶----------加钉子
下沉物体:
橡皮泥--------空心
气球----------去钢珠
(3)同时,结合受力分析得
实现物体的浮与沉的方法-----改变浮力和重力大小关系
状态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力的关系 F浮G F浮=G
(4)实现物体的浮与沉的方法---改变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关系
课本的实验:盐水浮鸡蛋
创新实验改进:铅笔浮沉
铅笔放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状态
创新点:
1.取材简单,随手可取,占用时间少,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铅笔的一端尖而细长,很像标方向的箭头,就给学生留下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鲜明印象。
整个过程,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加,每位学生都有体验和收获.
(5) 归纳:
状态 漂浮 悬浮 上浮 下沉
力的关系 F浮=G F浮=G F浮>G F浮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4.浮力的应用
应用一:轮船。
应用二:潜水艇。课本通过一段文字介绍潜水艇的,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创新实验:本实验仪器由小药瓶、铁钉、可乐瓶制作而成.让学生亲手制作潜水艇.学生通过实验就会发现,把小药瓶放入水中,用打气筒打气时,水进入小药瓶,使重力增加,当重力大于浮力时,于是小药瓶下沉;反之,打气筒拔出来,会让水排出,使重力减小,重力小于浮力时,于是小药瓶上浮。由此总结出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创新点: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完成实验的探究,减少了科学知识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
应用三:热气球。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将课本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把热气球带进了课堂。用三个铁架台做支架,找一个非常薄的塑料袋,口向下放置,使它变为上大下小的气球形状,用酒精灯在袋口处对空气加热,几分钟后,气球即可升空。这样热气球的工作原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在气体质量一定时,利用加热,气体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所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上浮.
创新点:改进实验与热气球更为相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验证物体的沉浮条件,从而轻松突破了难点,这是很多实验所不及的.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创新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带来视觉冲击,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领学生以物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真正做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堂结构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单一形式,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地让学生动手做物理,而不是用耳朵听物理。
图1
图2
表1
图3 图4
表2
图5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