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内容 《9.1二力平衡》(苏科版)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和第八章《力》,会判断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具备问题猜想、实验设计、探究、分析、归纳的初步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实验探究,养成有物讲理、说理、论理、明理、用理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转见为识,转识为智,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生成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观察、实验与思维相结合”的物理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主要学习活动:采用“情境驱动、自主建构、智慧碰撞、当堂检测、反思提升”的教学流程。首先组织学生认识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二力平衡。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形成方案,动手操作,观察、体验、搜集信息,在说理、明理、论理、悟理中归纳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测重力、测摩擦力、走钢丝等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以致用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视频,感受各种运动情况,物体的各种运动与力有什么关系呢?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二力平衡。
二、新课教学
(一)平衡状态与二力平衡
创设情景:“花瓶放在桌上”、“列车匀速直线行驶”、“叠石”、“货物匀速吊起”。 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生成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二力平衡?
列举哪些物体是平衡状态的?分析一下它们的受力情况。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想二力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采用什么办法来探究?
提供选择器材:木块、小车、小卡片、细线、钩码、两端有轮子的木板、铁架台,你打算选择其中什么器材来设计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对象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怎么探究?四个人为一组,相互交流,形成小组实验方案。
请小组代表说出设计的实验方案。若不行,师生逐渐完善,形成可行的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展示交流实验现象。
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才能平衡。即同体、等值、共线、反向。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图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2.学生实验:弹簧测力计下方挂100g钩码,让测力计按下列要求运动,观察测力计示数。
(1)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为什么这个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沿水平方向缓慢匀速运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探究滑动摩擦力时,将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
4.在生活中,如果掌握了二力平衡的技巧,就会有精彩的表现。视频 杂技演员高空走钢丝。为什么他能这样轻松自如?阅读课本64页。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