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三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1—4页为选择题,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涂在)相应的部分。5—6页为非选择题,50分,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卷
一、选择题(共25个,每小题2分,共50分)
1.老张最近时常感觉腿疼,经医生检查后发现老张患了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除药物治疗外进行食补.下面为4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老张最好多吃的食品是
2.食物的下列成分中不经消化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
A.水、脂肪酸、淀粉 B.维生素、葡萄糖、无机盐
C.甘油、无机盐、蛋白质 D.氯化钠、氨基酸、纤维素
3.同学甲一到天黑看不清东西,同学乙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多吃含有什么营养多的食物( )
A.蛋白质和无机盐 B.维生素和糖
C.维生素A和维生素C D.维生素B1和维生素A
4.下列哪个特点不能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 )
A.有肠腺,能分泌肠液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C.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D.小肠长约5—6米
5.右图甲、乙、丙是三种等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该食物残留量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甲、乙、丙三者依次为( )
A.蛋白质 脂肪 淀粉 B.脂肪 蛋白质 淀粉
C.淀粉 蛋白质 脂肪 D.脂肪 淀粉 蛋白质
6.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腔的鼻黏膜能够分泌粘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C.鼻粘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使空气温暖、湿润
D.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
7.右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膈肌从甲到乙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肺内气压上升
B.膈肌从乙到甲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肺内气压下降
C.膈肌从甲到乙时,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肺内气压下降
D.膈肌从乙到甲时,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肺内气压上升
8.呼吸系统中的哪个结构特点与进行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无关?( )
A.肺泡壁很薄 B.毛细血管壁很薄 C.气管比较长 D.肺泡数量多
9.如图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10.右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 )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
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11.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毛细血管适于与管外细胞交换物质的特点是( )
A.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管壁很厚
C.管腔很小 D.血流速度很慢
13.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
A.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400毫升是不影响健康的
B.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C. A、B、AB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D. 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
14.下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类型的血管,箭头代表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关于这三种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1管壁厚;2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B. 1是动脉血管;2是静脉血管;3是毛细血管
C. 血液流经3后,必定有某些物质含量发生改变
D. 若1、2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1中流的是动脉血,2中流的是静脉血
15.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成团。这些红细胞聚集成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脑部毛细血管 B.胃部毛细血管
C.肺部毛细血管 D.肾小球毛细血管
16. 下表是某校初二3位学生体检后,验血项目被检测出的某些指标.据表分析可初步诊断:( )
A.甲患贫血,乙和丙均有急性炎症
B.乙和丙均患贫血,甲有急性炎症
C.甲和乙均患贫血,丙患白血病
D.甲和乙均患贫血,丙患有急性炎症
人在运动时,下肢骨骼肌不断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血液的变化是( )
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暗红
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颜色由暗红变鲜红
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颜色由鲜红变暗红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颜色由暗红变鲜红
18. 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肺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19.在学校运动会的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A. 保护和调节体温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 排泄和调节体温 D.排泄和保护
20.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1.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单位
2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 )
A.尿素和无机盐 B.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血细胞和葡萄糖 D.血细胞、尿素和无机盐
23. 分析右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髓质
24. 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没经过下列哪一结构( )
A.下腔静脉 B.右心房 C.肺静脉 D.肾静脉
25. 关于血液中各种成份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和养料
B.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第二卷
一、选择题答题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小华得了胃炎,图中表示“胃”的是 _______(填序号)。
(2)[ ]胰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_________________物质。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只起到_____________消化。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 ] 进行的,脂肪在此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5)(此题都填序号)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消化系统中能吸收水的部位是________。图中只有吸收没有消化功能的是_______。
(1)在甲图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_______,此时D所代表的结构处于______状态,肺内气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是:肺内气压______外界大气压(填< 或>或 =)。
(2)图乙中,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则血管③的名称是 ,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曲线是 。
(3)如果血管②为骨骼肌的毛细血管,③内流的是 血,表示氧气变化的曲线是 ,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_____ 。
28.(8分)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体循环开始于[ ]_______,结束于[ ]_______。
(2)某人手指受伤,为了防止伤口发炎,若从上肢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 ]___________进入心脏。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在心脏的四个腔内,流动着静脉血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4)图中[6]和[7]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肺循环完成后血液由________血变成_______血。
29.(8分)右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A系统后在_________处开始被消化。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
(2)②过程是依靠_______实现的。经过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 ________ 。
(4)小伟不小心从高处掉下来受伤,发现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__________(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他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A型,医生应该给他输 型血。
(5)图示中的排泄途径有_________(填序号)。
30.(7分)右图是肾单位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处血液与C处血液成分比较,C处血液主要减少了___________成分,C内流___________血。
(2)在从E→F的过程中,___________的浓度逐渐升高,___________的浓度降低。
(3)F处的液体它最终汇集到肾脏的肾盂,后经 排至 ,在此处暂时储存起来。
(4)F的形成所必需的两个重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1.(6分)实验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如右表)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分振荡,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
.
(4)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32.(4分)在“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差别”时,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4个集气瓶,分别标为甲、乙、丙、丁;
②取甲、乙两集气瓶,置于空气中,用毛玻璃盖住瓶口;
③将丙、丁两集气瓶装满水,用毛玻璃盖住瓶口,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放在桌上待用。
根据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向甲、丙两集气瓶内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乙、丁两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1)1 (2)2 糖类、脂肪、蛋白质 (3) 4 肝脏 物理性
(4)3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 (5)1、3、5 5
27.(8分)(1)(二) 收缩 < (2)肺静脉 B
(3)静脉 B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或氧从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
28.(8分)(1)D左心室 A 右心房 (2)上腔静脉 A→B→C→D
(3)A、B (4)防止血液倒流(或保证血液按一个方向流动) (5)静脉 动脉
29.(8分)(1)胃 小肠 (2)呼吸运动 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心脏 (4)近 A (5)②⑤⑥
30.(7分)(1)尿素 静脉 (2)尿素 葡萄糖
(3)输尿管 膀胱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31.(6分)(1)2ml清水 (2)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吗?
(3)① ①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或消化
(4)37℃接近人体口腔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温度 (5)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