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路程 时间 速度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路程 时间 速度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9 18: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路程 时间 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常见的量,理解速度的意义,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应用于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难点:速度意义的理解;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请学生谈感想:XX快,xx慢,引出:速度。(板书)
(二)新授一:谁速度最快
问1:下面,考考你们,你觉得哪位老师的步行速度最快?
引出:--速度是由路程、时间两个量决定的。(板书:路程、时间)。
不同的方法来比较他们的速度:
1、列三个算式计算
360÷4=90(米)
240÷4=60(米)
240÷3=80(米)
60<80<90
师:单位时间里走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板书:速度)。
引出:路程÷时间=速度
强调:要求速度,必须知道哪两个量?(路程和时间)
2、列两个算式(观察比较法)
(1)杨老师和彭老师比较:杨>彭。
引出: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多,速度快(出示齐读)。
(2)彭老师和陈老师比较:陈>彭
引出:路程相同,就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快(出示齐读)。
都比彭老师快,所以彭老师的速度是最(慢的),
(3)杨老师和陈老师不能直接比,就计算比较。
3、画线段图
向学生演示方法。
小结:每一段都可以表示他们的速度,哪条线段最长,谁的速度就最快。
新授二:谁速度快--速度单位的读、写法
1、问:你觉得谁的速度更快?--预设:有的学生发现无法选择。
保持别动,继续看信息。
(出示)分别表示短跑奥运冠军博尔特的速度和小蜗牛的速度,再次判断。
预设:不知道两个10米的意思。
小结:由此可见,速度单位是由路程、时间这两个量合二为一的。教读、写法。
2、出示光、声音传播的速度,问:学生读一读,表示什么意思。
3、回头看,刚才这几个速度单位表达完整吗?怎么改?
(四)巩固:你会算吗
1、表2,你会算吗?--加深三个数量关系的运用。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小结:孩子们,你看,求什么是用除法计算?而求( )是用乘法计算。
2、选择题
(1)加深: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快。
(2)加深: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少,速度慢。
(3)综合运用,师读题: 明明从家出发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出发8分钟后,他大概在什么位置?(用一个简单的符号在图中标出来)--学生上台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讲)
总结:速度是由路程、时间两个量决定的,速度单位也由这两个单位合二为一的。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多速度快;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少,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