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9 18: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一、单选题
1.直线恒过定点( )
A. B.
C. D.
2.下列直线方程纵截距为的选项为( )
A. B. C. D.
3.若,则方程能表示的不同圆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若圆与圆外切,则( )
A. B. C. D.
5.若直线经过,,两点,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若原点在圆的外部,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圆心为且和轴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A. B.
C. D.
8.“”是“为圆方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9.直线,分别过点,,它们分别绕点和旋转,但必须保持平行,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5 B.4 C. D.3
10.已知,两点,若直线与线段恒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如果复数z满足,那么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2.已知在中,其中,,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则的面积为( )
A. B. C.8 D.
二、填空题
13.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证明了定理:三角形的外心 重心 垂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其“欧拉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
14.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15.若A(a,0),B(0,b),C(,)三点共线,则________.
1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点是边上异于的一点,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若光线经过的重心,则长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圆C的圆心在直线上,且圆C与x轴相切,点在圆C上,点在圆C外.
(1)求圆C的方程;
(2)若过点的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且,求直线l的方程.
18.已知圆,点.
(1)若点在圆外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过点的直线交圆于,两点,求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直线l的斜率.
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过点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1)求面积的最大值;
(2)若,求直线的方程.
20.若过点P的两直线,斜率之积为,则称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
(1)若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当两直线夹角最小时,求两直线倾斜角;
(2)若点,,分别是直线,,上的点(A,B,C,P,Q,R均不重合),且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求点P的坐标;
(3)若直线,是一组“共轭线对”,其中点,当两直线旋转时,求原点到两直线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
21.如图,已知圆O∶,过点E(1,0)的直线l与圆相交于A,B两点.
(1)当|AB|=时,求直线l的方程;
(2)已知D在圆O上,C(2,0),且AB⊥CD,求四边形ACBD面积的最大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由时,可得到定点坐标.
【详解】
当,即时,,直线恒过定点.
故选:B.
2.B
纵截距就是令是的值,令每一个选项中的为0,解出y,最后选出符合题意的.
【详解】
直线的纵截距为,直线的纵截距为,直线的纵截距为,直线的纵截距为.
故选:B.
3.B
化简圆为,得到,解得,结合,即可求解.
【详解】
由圆的方程,
可化简得,可得,
即,解得,
又因为,所以或,
所以方程能表示的不同圆的个数为2个.
故选:B.
4.C
求得两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结合两圆相外切,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圆与圆
可得,,
因为两圆相外切,可得,解得.
故选:C.
5.C
根据题意,由直线过两点的坐标可得直线的斜率,分析可得斜率的范围,结合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可得,又由倾斜角的范围,分析可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直线经过,,
则直线的斜率,
又由,则,则有,
又由,则;
故选:.
6.C
根据点圆的位置关系直接列不等式求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必有,
若原点在圆的外部,
则有,则有,
综合可得:;
故选:C.
7.A
由题意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根据圆心坐标,求得它的标准方程.
【详解】
解:圆心为且和轴相切的圆,它的半径为1,
故它的的方程是,
故选:.
本题考查圆的方程的求解,一般求出圆的圆心和半径,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A
根据圆的一般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可得选项.
【详解】
方程表示圆需满足或,
所以“”是“为圆方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9.A
根据题意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可得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得:当,且,时,与之间的距离为;
当,但是与不垂直,与不垂直时,过点向引垂线,垂足为,则与之间的距离为;
因为,
所以.
故选:A .
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属于中档题.
10.B
直线过定点,再求它与两点的斜率,即可取得k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直线过定点,,

由图象可知:,
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11.A
复数满足,表示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表示圆上的点与点的距离,求出即可得出.
【详解】
复数满足,表示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表示圆上的点与点的距离.

的最大值是.
故选:A.
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圆的方程,求解时注意方程表示的圆的半径为2,而不是.
12.C
首先求得直线与直线的交点的坐标,利用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点的坐标.利用到直线的距离以及的长,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
直线的方程为,即.
由解得.
设,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即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

,由于,所以上式可化为,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解得(),所以.
所以到直线的距离为,而,所以.
故选:C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直线交点坐标,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
13.
由题意知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写出垂心、外心的坐标,进而可得“欧拉线”的方程.
【详解】
由题设知:是直角三角形,则垂心为直角顶点,外心为斜边的中点,
∴“欧拉线”的方程为.
故答案为:.
14.
利用垂直关系设出直线方程,待定系数法求出,从而求出答案.
【详解】
设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为,将代入方程,,解得:,则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为.
故答案为:
15.
由斜率相等得的关系.
【详解】
解析:由题意得,
ab+2(a+b)=0,.
故答案为:.
16.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的坐标,可得P1, P2的坐标,和P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得直线的方程,由于直线过的重心,解得P的坐标,进而可得AP的值.
【详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可得,故直线BC的方程为,
的重心为,即
设,其中,
则点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满足,
解得,即,P关于y轴的对称点,
由光的反射原理可知P1,Q,R,P2四点共线,
直线QR的斜率为k,故直线QR的方程为,
由于直线QR过的重心,代入化简可得,
解得,或(舍去),故,故
故答案为:
17.(1);(2)或.
(1)由题意设圆的方程为,再将点的坐标代入方程中可求出的值,众而可求出圆的方程;
(2)利用圆心距、弦和半径的关系求出圆心距的长,然后分直线的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1)设圆心,半径,
则圆C的方程可设为,因为点在圆C上,
所以,解得或.
因为点在圆C外,经检验不符,舍去.
所以圆C的方程为.
(2)由(1)可知圆C的半径,,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当k不存在时,直线方程,符合题意;
当k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整理得
所以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即,解得,
所以,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综上,直线方程为或.
18.(1);(2)最大值为2,.
(1)根据题意,将圆的方程变形为标准方程,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求解不等式组得答案;
(2)当时,圆的方程为,求出圆心与半径,设,则,分析可得面积的最大值,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设直线的方程为,即,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式求得的值.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圆,即,
若在圆外,则有,
解得:,
即的取值范围为;
(2)当时,圆的方程为,圆心为,半径,
设,则,
当时,面积取得最大值,且其最大值为2,此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则有,解得,
即直线的斜率.
易错点点睛:本题第一问解答过程中,容易忽视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导致出错,解题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9.(1)最大值;(2).
(1)求得的表达式,由此求得最大值.
(2)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列方程,求得直线的斜率,从而求得直线的方程.
【详解】
(1)设,则,
且,
∵,所以,
∴面积取得最大值.
(2)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
解得,
根据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则,解得,
因此,直线的方程为.
20.(1);(2)或;(3)
(1)设的斜率为,则的斜率为,两直线的夹角为,
不妨设,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计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2)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可得,可解出的值,进一步求得直线和直线的方程,联立得点P的坐标;
(3)设,,设原点到两直线距离分别为,求出,然后变形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详解】
解:(1)设的斜率为,则的斜率为,两直线的夹角为,
不妨设,
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此时,,
即两直线倾斜角分别为;
(2)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则,解得或,
当时,
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当时,
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故所求为或;
(3)设,
设原点到两直线距离分别为,


由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
即原点到两直线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为.
方法点睛: “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对于此题中的新概念,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考查的还是基础数学知识,所以说“新题”不一定是“难题”,掌握好三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制胜法宝.
21.(1);(2)
(1)分别考虑斜率存在与不存在时,利用弦心距表示出即可,
(2)当直线与轴垂直时,,,四边形的面积,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方程为,则直线方程为,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得到弦长和,由此利用配方法能求出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解:(1)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此时,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2)当直线与轴垂直时,,,
四边形的面积,
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方程为,
即,
则直线方程为,即,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
则四边形面积,
令(当时,四边形不存在),

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的求法,考查圆、直线方程、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弦长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