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3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9 21: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厘米和米、多边形、观察物体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化对线段的认识,进一步明晰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和厘米表示实际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边形的特点,体验多边形的分类标准,能清楚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几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3.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感受观察一个物体要从不同位置观察更加全面,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有关空间与图形、厘米与米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教学难点: 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这学期的数学课除了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还学习了厘米和米、平行四边形、观察物体。今天就复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猜猜花仙子先打开哪扇门?
二、复习观察物体。
1.做期末复习第15题。
(屏幕显示)提问:图中小朋友从哪些位置观察茶壶的?他们各人看到了什么形状呢?
学生连线。
交流:怎样连的?为什么要这样连?
哪两个小朋友看到的形状正好相反?为什么?(注意比较壶把、壶嘴各在观察者的哪一边)
2.(屏幕显示)
师:大象想考考大家,这四幅图分别是他从哪一面看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动画出示。
3.师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你有什么感受告诉大家吗?
指出:从不同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会有不同,我们要根据物体的特点,进行思考。下面我们请花仙子打开第二扇门,一起来看一看。
三、复习米和厘米
1.回忆整理。
提问: 请看长颈鹿的身高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在“厘米和米”这个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你能说说你对线段、厘米和米有哪些认识 (同桌互相说一说。比划1厘米和1米的长度,说一说米和厘米的关系。)板书:1米=100厘米
(交流时可以适当提示学生:线段的图形和特点;)
结合交流: 画出线段并板书:直的,两个端点。
2.(屏幕显示复习第11题。)让学生按要求画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屏幕显示指出:线段可以沿直尺的边来画,从尺上“0”刻度画起,画到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画线段注意表示出两个端点。
再画一条比6厘米长2厘米或短2厘米的线段。
请学生到前面介绍自己画的线段,指一指2厘米是哪一段。
3.做期末复习第12题
(1) 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交流选择结果,适当说明理由。
(2) 举例说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比如:课桌的长,教室的高,作业本的宽度等等。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现在我们请花仙子打开第三扇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复习平行四边形
1.师:小兔要带我们一起去它的家里参观,请看:你能找到我们认识的图形吗?这是小兔房间的墙面,有几边形?
屏幕显示:期末复习第13题。
你能数一数、填一填,完成表格吗?
交流填表结果:像这样,线段围成的图形是按什么分成四边形、五边形的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几边形 平行四边形呢?
2.屏幕显示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先估一估。
让学生量一量、填一填。
交流:这个平行四边形每条边各长几厘米 比一比边的长度,你能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里有什么秘密吗
3.现在请你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量一量你画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也有刚才的秘密吗
归纳:这两次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你有什么发现
五、综合练习
师:现在我们来请花仙子打开最后一扇门,哦,是综合应用,什么是综合应用呢?是的,就是把我们今天复习的知识综合在一起,我们来看一看。
1.(屏显花圃)师:你能算出花圃用了多长的篱笆吗?
6米还可以是多少?8米呢?
2.在○里填上>,<或=。
32厘米○45厘米 3米○5米
1厘米○1米 60厘米○1米
98厘米○34米 1米20厘米○120厘米
学生用手势表示。
六、课堂小结
小结:能举例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对今天的表现自我评价能得几颗星?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