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据及其基本特征课件(13PPT)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1数据及其基本特征课件(13PPT)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6-20 09:4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数据及其特征
数据编码-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why—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现代战争是信息的战争
企业谋求发展
高考信息收集
案件侦破
国家各类政策制定
how—信息技术课程安排
每周1节课
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相结合
重点:算法、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教室上课
机房上课
认真完成课堂任务
机房座位按照学号排列,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座位
禁止玩游戏,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操作
同学之间合作互助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了解社会。
1、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纪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1.1.1 数据
世界任何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离不开符号的表达和给予符号的逻辑推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符号来表达客观事物。例如,180cm、70kg、36.5 ℃可以分别表示人体的身高、体重、体温情况。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1.1.1 数据
现实世界的所有符号
二进制数
可视感官感知的信息
(视、听、触等)
计算机
计算机
1.1.1 数据
即现实世界的各种符号,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等数字性和非数值性符号,都可以被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如数字“180”在计算机中表示为10110100),字符“cm”在计算机中表示为0110001101101101,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处理成有意义的数据;然后将计算机运算的二进制数转换成现实世界的视、听、触等各种感觉的信息。
1.1.2 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
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
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与感知性。
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
1.1.2 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
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
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与感知性。
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等。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例如,开关电路中输出电压和电流脉冲就是离散的信号。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小结
1.什么是数据
2.数据的基本特征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