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敦化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5 08: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敦化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33分)
(一)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苍郁(yù) 窥测(kuī) 旁骛(wù) 承蜩(zhōu)
B迷惘(mǎng) 涉猎(shē) 怪癖(pǐ) 溺爱(nì)
C倩影(qiàn) 弥望(ní) 嬉戏(xī) 赐予(chì)
D挚爱(zhì) 纤巧(xiān) 骈进(pián) 脂粉(zhī)
(二)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处理(chǔlǐ) 几乎(jǐhū) 似乎(shìhū) 剥削(bōxuē) 着想(zhuóxiǎng)
B、模样(múyàng) 笨拙(bènzhuó) 给予(jǐyǔ) 间接(jiànjiē) 脊梁(jǐliang)
C、曲折(qūzhé) 影片(yǐngpiàn)勉强(miǎnqiǎng) 呕吐(ǒutù) 细菌(xìjūn)
D、应该(yīnggāi) 记载(jìzǎi) 削减(xuējiǎn) 暖和(nuǎnhe) 质量(zhìliàng)
(三)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diǎn( )故 啮shì( ) 废xū( ) 家pǔ( ) àng( )然
chú( )型 kǎi( )叹 zhī( )粉 沉miǎn( ) áo( )游
(四)填空完成下列词语(4分)
光( )耀( ) ( )目( )舌 万( )俱( ) 深( )简( )
( )( )而谈 举( )不( ) ( )( )攘攘 完( )无( )
(五)完成下列俗语(8分)
1、宝剑峰从磨砺出, 。 2、 ,从来纨绔少伟男。
3、 ,五脏俱全。 4、天有不测风云, 。
5、车到山前必有路, 。 6、 ,一篙松劲退千行。
7、 ,近墨者黑。 8、 ,尺有所短。
(六)根据句子的意思填写词语(3分)
1、( )【美妙出色的场面纷纷呈现。】、场场爆满的全国武术比赛今天圆满结束。
2、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 )【过分地看轻自己。】。还有比这更痛苦的吗?
3、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也不应该( )【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4、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 )【独一无二的门径。】
5、人啊,面临丧失,多么软弱苦楚。即使只是一种摸拟,已使人( )【形容极度悲伤。】
6、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 )【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七)下列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断章取义(截取) 偃旗息鼓(放倒) 俗不可耐(能耐)
B、旁骛(追求) 亵渎(轻慢) 聒噪(声音嘈杂)
C、不足为奇(足迹) 匠心独运(运用) 脍炙人口(烤熟的肉)
D、言行相顾(看) 莫名其妙(说出) 不知所措(处理)
(八)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2分)
1、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
3、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
(九)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各是(2分)( )
对于“酷”,( )许多人说不清它的确切含义,( )报刊上( )展开过一些讨论( )
莫衷一是,( )我们照样每天听见“真酷!”听者或者附和者反对,( )大家心目中自有“酷”的标准存在。
A、虽然 但是 还 也 而且 可见 B、虽然 甚至 还 也 但是 可见
C、即使 但是 也 还 尽管 可能 D、即使 甚至 也 还 而且 可能
(十)对下列作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1分)( )
A、《短文两篇》 吕叔湘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C、《敬业和失业》 梁思成
D、《生命与和平相爱》 铁凝
(十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二、阅读(一)幸福没有榜样(15分)
时常,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幸福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
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 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在外表。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的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我如何去干 ”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拼搏;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与妻子儿女,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文段中第二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何好处?(4分)
3、请在第三段中找出一两句话,谈谈幸福为什么是模糊的 (4分)
4、文段中第四段举了作者的一位远房侄女的事例,目的是什么 (2分)
5、通读文段,请你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3分)
阅读(二)同情的眼神(14分)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 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1.、第②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2分)
3.、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2分):____________
4、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4分)
(1)“美好的品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 (2分)
6.、第⑥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一句中“触动”的是什么 (2分)
阅读(三)(8分)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掌握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过"就是"过好"、"过了头",这却往往被人们误认为好。其实,过了头,常常会把好事变成环事。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
成错误。"马列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的实践的标准。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事实论据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对"过""是不好的"分析比较详细。文中有一个句子能表明作者详写的理由,它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它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都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满满一船仓 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击活了。
鳗鱼因为有了狗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着生命的鲜活。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了回逝去的光荣。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 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要求:1、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家读后感
2、感点(观点)提炼恰当。 3、语言流畅,段落层次分明
4、在“引、议、;联、结”中“联”叙述简明扼要,不要详细记叙一件事情
【答案】基础知识部分:
1D 2C 7B 9B 10C 11A
(三)、典故 啮噬 废墟 家谱 盎然 雏形 慨叹 脂粉 沉湎 遨游
(四)、光宗耀祖 瞠目结舌 万籁俱寂 深居简出 侃侃而谈 举棋不定 熙熙攘攘 完美无瑕
(五)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自古雄才多磨砺,从来纨绔少伟男。
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4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5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滩头自有沟(桥到船头自然直) 6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行。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六)1精彩纷呈 2妄自菲薄 3怨天尤人 4不二法门 5肝肠寸断 6前仆后继
(八)1比喻 2对偶 3拟人 4设问
阅读(一)幸福没有榜样
阅读(二)同情的眼神
1. 写出老人在寻找一个肯帮助自己的人
2. 为什么放过其他骑手,而单单只找我
3. 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4. (1)仁慈与同情,肯帮助别人 (2)凭眼睛里流露出来的仁慈和同情之状
5. 因为老人能从那人的眼睛中看出仁慈和同情
6. 以前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以后我要多多做这方面的事。
阅读(三)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