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珊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科11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感激”造句。
2.能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案地点变化的顺序记述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2.教学难点是理解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教学生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里请课文顺序。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二、指名读课文,读中正音,读中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认读
轧过去 又薄又破 纠缠 先令 便士 乞求(恳求、央求)零钱
2.共同识记难字:
3.指导书写
4.反馈本课生字词学习情况
三、读全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作业:抄写生字、生词。
板书设计: 小珊迪
轧过去 又薄又破 纠缠 先令 便士 乞求(恳求、央求)零钱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的读音。个别学生预习的效果不理想,还要继续加强检查。在初读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地点的变化,进行分段,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边出示“美貌、金钱、机敏、诚信、名利、才学”等词语,边说:“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朋友,如果现在只允许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朋友伴随你的一生,你喜欢哪一位?”
教师不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继续引导说:“今天,我们要一同去见上节课我们结识那位英国的小朋友——小珊迪。小珊迪的故事,会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完成填空出示:
小珊迪是个________的孩子。填后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总结为两点:小珊迪有着苦难的童年(可怜)和美好的人品(纯洁、善良、诚实、守信)。
三、潜心会读,领悟情感
1.感受可怜:读课文,把课文中表现小珊迪可怜的句子划下来,带着自己的体会动情地多读几遍。
学生先自由阅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体交流。
(1)外貌“(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从“瘦瘦的小脸”一词体会到小珊迪经常吃不饱。
从“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体会到小珊迪也非常寒冷。
(2)语言:研读四次“求”,进一步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整体出示四次“求”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四句话,你发现小珊迪的四次“求”有变化吗?(小珊迪的哀求一次比一次急,要求一次比一次低, 他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恳切.)
(生自由地感情朗读小珊迪的四次“求”)
(指名四人读、分角色读)
从四次的请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直接管我要钱呢?(自尊,靠自己的劳动)
(3)其他:“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可怜)
“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他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
…………
2.感受诚实守信
(一)1.为了找还那四个便士,找还那部分不该属于他自己的钱,小珊迪被马车轧断双腿、不幸死去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个便士还给人家,他就不会被马车撞倒,他就不会死去。我又想,小珊迪难道真的不需要那些钱吗?
2.学生默读思考,全班交流。
3.教师引:是啊!小珊迪非常需要钱。他需要钱去购买衣服御寒,需要钱去购买面包充饥,需要钱去照顾自己的弟弟。他真的太需要钱了!这样一个需要钱的孩子,当他被马车轧断双腿后,是怎样吩咐小利比的呢?
(说话:“小利比,-----------------------------------。” )
4.组织全班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
(二)1.教师充满敬意地诉说: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车祸、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把钱还给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后的生活。难怪“我”做出这样的判断。
投影呈现: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①指名诵读此句。
②把“诚恳”、“信任”突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③把“断定”突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④把“他”突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⑤把“不是那种人”突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⑥你想突出哪种意思,你就怎么读。全班齐读。
2.教师设疑:他不是那种人!请问,他不是哪种人?
投影呈现: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____________人。
3.指名回答,指名上台板书答案。
(预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骗、人穷志短、惟利是图、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钱财、不讲信用……)
4.教师以一种坚定地、一气呵成的语气诉说:说得多好啊!他很穷,他非常需要钱。但他绝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人!绝不是那种人穷志短的人!绝不是那种惟利是图的人!绝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绝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绝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绝不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可敬吗?这样孩子我们会把他遗忘吗?不会!永远不会!(教师一边诉说,一边用粉笔在学生所写的答案上逐个打叉。)
5.学生全体起立,怀着敬意再次动情地诵读此句。
(三)1、师述:大家的朗读,让我又一次看到了小珊迪那诚恳的面容,又一次看到了小珊迪那使人信任的神情,让我从一开始买小珊迪的火柴都那么不愿意,到最后,—— (投影呈现:我握着小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学生接读)
●教师:这句话里有我深深的同情;(学生齐读)
●教师:这句话里有我浓浓的感动;(学生齐读)
●教师:这句话里有我重重的承诺;(学生齐读)
四、拓展、升华
1.同学们,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以后,他去德国的大公司寻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三家公司还是拒绝了他。他一连找了20多家大公司,结果没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凭自己的博士文凭和优异成绩,找一家公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谁也没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他。
2.学生猜想,为什么德国那么多家公司都会拒绝这位中国留学生(学生的猜想可能有:看不起中国人、专业不对口、留学生要价太高、公司已经人满为患、公司不景气等)。
3.教师继续讲述《三次逃票》的故事。
这位中国留学生愤怒了!他对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说:“请您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那位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关于您的记录。记录显示,您在德国留学期间乘坐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中国留学生吃惊地说:“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德国老板郑重地说:“是的!先生。我们知道您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我们认为您缺了一样东西!正是您缺的这样东西,让我们德国人不敢聘用您。”
4.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可爱又可敬的小珊迪说些什么?想对那位可怜又可悲的中国留学生说些什么?想对小利比说些什么?想对文中的先生说些什么?
(写话:我想对——说:“——————————————————。”)
学生完成练笔,组织全班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正是小珊迪的诚实换来了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正是小珊迪的守信赢得了一个陌生人的尊重。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老师相信,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一份美好的
作业:朗读课文。做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6小珊迪
可怜 自尊 诚实
贫穷 自立 守信
学生在谈自己的理解时,能够结合重点词句进行分析。但总觉得还是在拽着学生理解。阅读课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理解呢?应该在课上多关注学生的想法,不能只走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一课一练
分角色朗读课文
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练笔交流
形近字组词(见一课一练内容)
用“感激”造句
作业:完成训练与检测
板书设计:感激——
学生对感激一词的运用情况较好,但造句的内容比较单一,还需进一步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