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第1课
《各种形式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中的第一课,六年级学生对于能量形式、能量转换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课指导学生用能量形式和能量转换的观点重组自己原有知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活动是了解让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以学生熟悉的汽车为例,说一说汽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第二个活动是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待物体的变化,关注身边能量的表现形式及它们的相互转换。
【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能量与能量转换的事实知道的并不少,已经对能量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都知道电能、水能、风能,都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但是在孩子们头脑中还没有关于能量一般意义的概念。能量概念是抽象的,孩子们体验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资料及事例,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为建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本课旨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出能量,引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并了解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以此重组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并进行梳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活动、交流与探讨,知道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扇叶转动的分析,知道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小实验、观察和交流,寻找分析能量存在的证据,找出各种形态能量之间转化的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对物体变化的分析,激发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对各类能量与物体变化现象的深度分析,体会到各种形式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难点:通过分析,知道能量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并找出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准备】
手持小风扇、风车、水车、飞碟玩具、水槽、烧杯、酒精灯、火柴、培养皿、磁铁、回形针、电池、小灯泡、导线、水温计、鼓、音叉、水、记录单、课后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3分钟)
1. 出示手持小风扇,如何让小小风扇的扇叶转动起来?
2.通电后通电后扇叶转动了,所以小风扇能工作是谁给了它动力?
3.我们把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者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电可以使小风扇 “工作”,说明电具有能量,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做电能。
电能只是能量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二、探索1:让扇叶转动起来(预设12分钟)
1.学生活动:让扇叶转动起来的方法,提供的能量形式。
2.学生动手实验。
生:通电、风吹、浇水、用手拨动
3.学生结合实验进行汇报。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你们是给提供了什么能量让它转动起来?
电能、风能、水能……
6.转动起来的扇叶也具有能量——机械能(动能)
7.尽管能量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它们其实都能让扇叶转动起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
三、探索2:寻找教室里的能量形式(预设18分钟)
【师课前对教室进行布置,摆放学生使用过的实验器材:音叉、水温计、电路、小鼓、磁铁等】
1.学生活动:我们教室还存在哪些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些能量形式让这些物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活动指导:出示记录单,向学生介绍记录单表格如何填写,特别要强调写清楚能量的来源以及能量使物体发生的变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交流。
物体 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 物体发生的变化
(2)小组讨论交流,并并汇总记录单上的信息。
2.小组汇报教室里存在的能量表现形式。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物体 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 物体发生的变化
电路 电能 小灯泡发光了
鼓 动能 小鼓发出声音
音叉 声能 水面产生波纹
磁铁 磁能 吸起回形针
热水 热能 水温计液注上升
3.师补充,总结。
4.请说一说这些物体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电路:电能转化成光能
鼓:动能转化成声能
……
四、学以致用(预设5分钟)
1.寻找公园里的能量形式并说明理由。
2.请给本节课取一个课题。
课题:《各种形式的能量》
五、拓展(预设2分钟)
1.家里哪种能量形式运用的最广泛?(电能)
2.调查并记录家中的电器使用情况。查看并记录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并将它们记录在记录表中。
用电器 能进行的工作 每天使用时长 功率
【板书设计】
各种形式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