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一个伟大的国家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开国时是那么辉煌,谢幕时又是如此凄凉。再回首,苏联的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经历了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代领导人。它没有因改革而走出困境,反而走向了解体,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昔日大国的历史,探询问题的答案……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声明:辞去苏联总统职务,随后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俄罗斯联邦国旗升起 ,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苏联解体了!第15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斯大林逝世(1953年)一、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1894—1971)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1、改 革 背 景阅读材料一,探究问题:
赫鲁晓夫执政时面临怎样的困境?结合以前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第一,民主和法制匮乏,个人崇拜盛行
第二,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
第三,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浪费能源。
第五,片面强调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
量差。2、赫鲁晓夫改革苏共二十大召开
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全面否定斯大林
引起了思想混乱(评价一个人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没有实事求是的评判斯大林的功与过。政治改革: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经济改革——农业阅读教材,了解: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他的改革成功了吗?为什么?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1953年8月12日苏联进行了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国防建设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
点评: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突破,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执政后期急噪冒进,又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与口号;同时重蹈斯大林的覆辙,制造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再加上搞大国霸权主义等外交政策的失误,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不满。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自愿退休”,苏联历史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勃列日涅夫
1964——1982年执政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局势”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执政前期,苏联经济增长加快,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政治局势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执政后期,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僵化,改革趋于停滞,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活力衰退,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社会矛盾丛生,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国家陷入困境。
斯大林逝世后的几十年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看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造成的弊端,也试图去扭转局面,两人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有触及体制的根本,都只是在不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进行一些小修小补,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没有对生产关系进行真正的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调整,那么其结果只能有一个──失败。
1985年3月,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掌权,苏联历史进入了大变革的新阶段。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执政)二、戈尔巴乔夫改革阅读材料二
探究: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又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针对种种问题,你认为戈尔巴乔夫应该怎么做?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
戈氏改革经济改革:没能打开局面;经济大滑坡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修宪、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总统制; 后果:局面失控。民族分离活动加剧党内斗争尖锐公开; 戈:新思维主流派; 叶:民主激进派1990“8.19”事件 叶利钦胜利;
苏共解体1991《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成立 苏联解体新思维 立陶宛独立19901991年8月19日,副总统亚纳耶夫(中)宣布正在休假的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由他本人代行总统权力。三、苏联解体1、“8.19”事件1991年8月21日,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的别墅回到莫斯科,但是在几天内,前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瓦解。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独立联合国家联合体”徽标2、《阿拉木图宣言》1991、12、21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 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他决定停止在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他承认,这些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他强调,“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3、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自由论坛苏联改革的失败给我们
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