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 :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
《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
0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02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03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 0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从诞生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行的历史,就是人类同环境相互作用、共间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地关系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发生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被动适应环境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恐惧和依赖
举例:天命论、图腾崇拜的产生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改造
自然
农业
文明
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
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科学萌芽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
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恶化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发展速度惊人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4.谋求人地协调—现代—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谋求人地协调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达到较高的水平
“和谐论” —— “可持续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
适应论生态论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可持续发展论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 02
01 人地关系不协调的表现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不断加剧
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0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0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03 可持续发展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可持续发展系统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0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01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02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03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整体协调
2030年
可持续发展目标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性框架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了2016—2030 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该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是《21世纪议程》实施计划的深化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理解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书本活动题)
95%
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全球温度&二氧化碳
温度异常
二氧化碳浓度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
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
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训练
1.图中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若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
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周期性原则
√
√
√
/ 03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
世界各国纷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01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
其中,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
-02
消除贫困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因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A
世界贫困 生活在赤贫中的人
每日生活费低于1.90美元的人口百分比
高
低
俄罗斯
中国
加拿大
格陵兰
美国
巴西
印度
澳大利亚
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全国各省市区贫困县“清零”时间表
2019年12月23日,
西藏“清零”
2020年2月22日
重庆“清零”
11月23日
贵州“清零”
2月26日,
黑龙江“清零”
2月27日,
陕西“清零”
2月28日,
河南“清零”
2月29日,
海南“清零”
2月29日,
河北“清零”
3月2日,
湖南“清零”
3月5日,
内蒙古“清零”
3月6日,
山西“清零”
4月11日,
吉林“清零”
4月29日,
青海“清零”
4月29日,
安徽“清零”
9月14日,
湖北“清零”
11月14日,
新疆“清零”
11月14日,
云南“清零”
11月16日,
宁夏“清零”
11月17日
四川“清零”
11月20日
广西“清零”
11月21日
甘肃“清零”
4月29日,
江西“清零”
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
思考:
增加就业
增加经济收入
提高文化素质
改善生活环境等作用。
绿色经济
人们将基于煤炭、 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提出与之相对的“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B
老教材101
发展绿色经济
1.该村怎样调整产业结构的?
2.该村怎样开展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农业中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生态农业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种植、养殖均有发展;
农作物的秸秆和粮食加工后的皮做饲料;
沼渣和沼液肥田。
牲畜的粪便和部分秸秆做沼气的原料;
农业、加工业多种经营。
3.该村在开发利用新能源中主要利用了哪些新能源?
4.分析该村生态农业的优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农业中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生态农业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太阳能和生物能
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
促进了种植业、畜牧业、相关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
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消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C
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
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 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答案:
尽量购买无磷洗衣粉;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汞、镉等重金属污染;选择绿色包装;用布袋代替塑料袋;选择节能灯泡;选择节水设备。
问题: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
1.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有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以保护繁育期的鸟、兽、鱼、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据此完成1~2题。
3.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4.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5.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3~5题。
由于往年枯干的芦苇容易引发火患且消耗养分,宁夏沙湖景区多采用放火烧的方式来清除。今年景区摈弃了以往火烧的做法,组织400余人对15 000亩芦苇进行人工或简单的机械收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沙湖景区15 000亩芦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增加景区经济收入 B.防治景区沙漠化
C.美化景区环境 D.净化空气、改变景区气候
7.相对往年,沙湖景区今年对芦苇的处理方式,将
A.增加土壤肥力 B.杜绝废弃物排放
C.减轻大气污染 D.不利于来年芦苇生长
8.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9.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如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