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 众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 众数》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0 10: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众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能解释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平均数的对比,认识众数。2、让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也渗透了一组数据对称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 培养统计意识  
1、情境引入如何去表示一个班同学的整体的身高。
2、情境引入如何去表现一个同学五次的成绩。
3、纳统计量的含义。以及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求法。
4、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统计。
二、结合生活情境 探究统计量(众数)
1、展现情境,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同学的身高为多少比较合适?
2 、用哪个统计量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
4、引导学生分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5、你觉得合适吗?还有没有其它的数据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6、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我们在选这些同学参赛的时候为了使身高比较均匀我们一般不去考虑她们的身高平均水平,也不去考虑排在中间的是什么。我们只考虑出现的次数是多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众数。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8、结合本题情境理解众数所代表的情况。
三、分析对比 感受众数的具体运用
1、出示情境:某一鞋店要根据一周销售情况确定下周进货量。
2、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
3、应该更关注哪个统计量?为什么?
4、小组讨论。
5、汇报讨论结果。
6、最少卖几双三十七码的众数就会发生变化?
7、众数变成是多少?
8、出现了几个众数?那说明什么?
9、那么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为零吗?请举例说明。
四、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统计的运用
情境一
1、出示情境:根据甲乙二人的射击成绩决定由谁来参加决赛。
2、求出甲乙二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小组讨论根据那组数据来确定由谁来参赛。
4、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三组数据,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如果让乙去参赛,你会对他说什么?
情境二
1、出示去应聘的情境,并且提出问题。
2、观察工资表
3、那么你们认为在招聘中的这个1800元是从哪里来的吗?用这个数据来表示整体员工的收入合适吗?你认为多少钱能代表大多数员工的工资呢?为什么?
4、重新拟定招聘启示。
5、做一做:结合具体的情境判断选用那种统计量来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形成知识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好,那么谁能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或者疑问?
6、作业:学法大视野
7、后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