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 2023届高三零诊测试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两粗细相同、内壁光滑的半圆形圆管 和 连接在一起,且在 处相切,固定于水平面
上。一小球从 端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圆管,并从 端离开圆管。则小球由圆管 进入圆
管 后
A. 线速度变小 B. 角速度变大
C. 向心加速度变小 D. 小球对管壁的压力变大
2. 某天体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自转周期为 ,“北极点”处的重力加速度是“赤
道”处重力加速度的 倍( > 1)。若该天体有一颗近地环绕卫星,则近地环绕卫星的周
期为
A. k 1· B. 1 k k 1k 1· C. k 1· D. k ·
3. 示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学仪器,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被检测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图甲为示波器的原理结构图,电子经电压 0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竖直极板 间
加偏转电压 、水平极板间 加偏转电压 ,偏转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
示.则荧光屏上所得的波形是
A. B. C. D.
4.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杆上套有一质量为 1 、可沿杆自由滑动的滑块,滑块下方通
过一根长为 1 的轻绳悬挂着质量为 0.99 的木块.开始时滑块和木块均静止,现有
第 1 页 共 6 页
质量为 10 的子弹以 500 / 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作用时间极短), =
10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子弹和木块摆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B. 滑块的最大速度为 2.5 /
C. 子弹和木块摆起的最大高度为 0.625
D. 当子弹和木块摆起高度为 0.4 时,滑块的速度为 1 /
5. 一个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 ),
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 h2mqu B.
h C. h h2mqu 2mqu 2mq D. mqu
6. 如图所示,物体 , 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 , 的质量分别为
2 、 .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 使弹簧处于原长且 与地面的距离为 ,物体
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 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 ,此时物体 对地面
恰好无压力,不计一切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 下落过程中,物体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2m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h
C. g物体 着地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D. 物体 着地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1 22
7. 如图所示,在 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
强磁场。两个相同的带电粒子,先后从 轴上的 点(0, )和 点(纵坐标 未知),以相同
的速度 0沿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在 轴上的 点( , 0)相遇。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由题中信息可以确定
A. 点的纵坐标
B.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
C. 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D. 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第 2 页 共 6 页
8. 一种可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由两个同轴的半圆柱形带电导体极板(半径分
别为 和 + )和探测器组成,其横截面如图( )所示,点 为圆心。在截面内,极板间
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其到 点的距离成反比,方向指向 点。4个带正电的同种粒子
从极板间通过,到达探测器。不计重力。粒子 1、2做圆周运动,圆的圆心为 、半径
分别为 1、 2( < 1 < 2 < + );粒子 3从距 点 2的位置入射并从距 点 1的位置
出射;粒子 4从距 点 1的位置入射并从距 点 2的位置出射,轨迹如图( )中虚线所示。
则
A. 粒子 3入射时的动能比它出射时的大
B. 粒子 4入射时的动能比它出射时的大
C. 粒子 1入射时的动能小于粒子 2入射时的动能
D. 粒子 1入射时的动能大于粒子 3入射时的动能
二、非选择题:共 62分,第 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3~14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7分。
9.(6分)
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测量一段金属丝(电阻 约为 3 )的电阻率。本次实验提供的器材
如下:
电流表 :量程 1 ,内阻 = 99.9 ; 电池组 :电动势 3 ,内阻不计;
电压表 :量程 0 3 ,内阻约为 5 ; 定值电阻 0:阻值为 0.1 ;
滑动变阻器 1:最大阻值 10 ,额定电流为 2 ;
滑动变阻器 2:最大阻值 1000 ,额定电流为 2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第 3 页 共 6 页
(1)小组同学某次用 1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金属丝的长度时,不小心使部分刻度被污迹遮住了,
如图所示,则该次测量的读数为______ 。
(2)小组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时,使电压表示数能够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并尽可能减
少误差,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_____(选填“ 1”、“ 2”),根据提供的器材在答题纸
方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出所选器材的符号________;
10.(9分)
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
动量关系。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1、 2,且 1 > 2;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
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测量相关量,来间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是三个实验小组的实
验情况:
(1)实验小组甲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中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1多次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然后把被碰小球 2静止于轨道的水
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 1,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2相撞,并多次重复,分别
找到小球的平均落点 1、 1、 1,并测量出平均水平位移 1、 1、 1的长度 1、 2、
3。(用上述步骤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
(2)实验小组乙的实验装置如图 2所示。在水平槽末端的右侧放置一个竖直屏,竖直屏的
点与小球的球心等高。使小球 1仍从斜槽上 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1)的操作,得到两
球落在竖直屏上的平均落点 2、 2、 2,量出 2、 2、 2的高度 1, 2、 3。(用上
述步骤中测量的量表示)
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
第 4 页 共 6 页
11.(12分)
某兴趣小组对老师演示惯性的一个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图甲所示,长方形硬纸板
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一端稍稍伸出桌外,将一块橡皮擦置于纸板的中间,用手指将纸板水
平弹出,如果弹的力度合适,橡皮擦将脱离纸板,已知橡皮擦可视为质点,质量为 1 = 20g,
硬纸板的质量为 2 = 10g,长度为 = 5cm。橡皮擦与纸板、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 =
0.2,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 0.3,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
度为 g。
(1)手指对纸板的作用时间很短,可认为作用结束后,纸板获得速度 0但位移近似为
零,则要使橡皮擦脱离纸板, 0需满足的条件?
(2)若要求橡皮擦移动的时间不超过 = 0.2s,求纸板被弹出的最小速度?
12.(20分)
如图所示,倾角 = 37°的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固定一个轮半
径和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 ,质量均为 = 1 的物体 和 用一劲度系数 = 240 /
的轻弹簧连接,物体 被位于斜面底端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 挡住.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使
物体 跨过定滑轮与小环 连接,轻弹簧轴线和定滑轮右侧的绳均与斜面平行,小环 穿在竖
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上.当环 位于 处时整个系统静止,此时绳与细杆的夹角 = 53°,
物体 对挡板 的压力恰好为零.已知 sin 37° = 0.6,cos 37° = 0.8, 取 10 / 2.求:
(1)当环 位于 处时绳子的拉力大小 和小环 的质量 ;
(2)现让环 从位置 由静止释放,位置 与位置 关于位置 对称,图中 水平且长度
为 = 0.2 ,求:
(i)小环 运动到位置 的速率 ;
(ii)小环 从位置 运动到位置 的过程中轻绳对环做的功 .
第 5 页 共 6 页
(二)选考题:共 45分。请考生从 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
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物理——选修 3-3](15分)
(1)(5分)分子间作用力 F与分子间距 r的关系如图
所示,r= r1时,F=0。分子间势能由 r决定,规定两分子
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 O,
另一分子从距 O点很远处向 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
到 r2的过程中,势能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在间距由 r2减小到 r1的过程中,势能___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
r1处,势能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2)(10分)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甲罐的容积为 V,
1
罐中气体的压强为 p;乙罐的容积为 2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 p。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
2
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
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求调配后
(i)两罐中气体的压强;
(ii)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
1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是两列相干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
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都为 10 ,波速和波长分别为 1 / 和
= 0.2 , 点为 连线的中点,则:图中的 、 、 三点中,振动加强
的点是______, 点此时的振动方向______(填“向上”或“向下”);从
图示时刻再经过 0.65 , 点的通过的路程为______ .
(2)(10分)如图,一玻璃圆柱体的横截面半径为 R = 10cm,长为 L = 2m,一点光
源在玻璃圆柱体左端面的左侧,且位于玻璃圆柱体中心轴线上的 A点,点光源向各个方向
发射单色光,玻璃圆柱体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 = 3 55 ,其中从左端面中央半径为 r = 8cm
的圆周上射入的光线恰好不会从柱体侧面射出。已知真空中光速为 c = 3 × 108m/s。求:
(i)点光源到玻璃圆柱体左端面的距离;
(ii)该单色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最长时间。
第 6 页 共 6 页物理参考答案
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36分)
1 2 3 4 5 6 7 8
C D B C C AC ACD BD
二、非选择题
9.(1)4.18 (2分)
(2)R1 (2分) (2分)
1 1 2
10.(1) 1 2 = 1 1 + 2 3 (4分) (2) = + 1 3
(5分)
2
11.(1)当橡皮擦在纸板上滑动时,橡皮擦的加速度 1: 1 1 = 1 1(1分)
解得: 1 = 2m/s2 (1分)
硬纸板的加速度 2: 0 2( 1 + 2) 1 1 = 2 2 (1分)
要使橡皮擦在纸板上滑动,需使 2 > 1 (1分) 解得: 0 > 0.15N (1分)
(2)纸板获得初速后做减速运动,令加速度为 2′
则: 22( 1 + 2) + 1 1 = 2 2′ (1分) 解得: 2′ = 13m/s (1分)
假设橡皮擦一直在纸板上运动,令纸板被弹出后经时间 橡皮擦与纸板速度相同
则: = ′ (1分) 解得: = 01 0 2 15 (1分)
1
此过程橡皮擦的位移 1: 1 = 21 (1分)2
1
纸板的位移: 2 = 0 22 2′ (1分)
要使橡皮擦离开纸板,则需 32 > 1 + 解得:2 0 ≥ m/s = 0.866m/s (1分)2
第 1 页 共 3 页
12.
(1)先以 、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条件得绳子的拉力大小 = 2 (2分)
解得 = 12 (1分)
以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得 53° = (1分)
解得 = 0.72 (1分)
(2)(i)环从位置 运动到 位置的过程中,小环 、弹簧和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2 cot = 1 2 + 1 2 (2分)2 2
其中 = (1分) 联立解得 = 2 / (1分)
(ii)由题意,开始时 对挡板的压力恰好为零,所以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弹
簧处于伸长状态
对 受力分析,有 1 = (1分)
解得弹簧的伸长量 1 = 0.025 (1分)
小环从 运动到 时, 下降的距离为 = = 0.05 m (2分)sin
此时弹簧的压缩量 2 = 1 = 0.025 (1分)
由速度分解可知此时 的速度为零,小环从 运动到 的过程中,初、末态的弹性势能相等。
小环 、弹簧和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 = (2分)
解得 = 1.38 (1分)
小环从位置 运动到位置 的过程中,对小环 ,由动能定理可知,
+ = (2分)
解得 = 0.3 (1分)
第 2 页 共 3 页
13.(1)减小(1分) 减小 (2分) 小于 (2分)
(2)(i)假设乙罐中的气体被压缩到压强为 p,其体积变为 V1,由玻意耳定律有
1 p(2V )=pV
2 1
(2分)
现两罐气体压强均为 p,总体积为(V+V1) 设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为 p′,
由玻意耳定律有:p(V+V1)=p′(V+2V) (2分)
2
联立①②式可得 p p (1分)
3
(ii)若调配后甲罐中的气体再被压缩到原来的压强 p时,体积为 V2,由玻意耳定律
p′V=pV2 (2分)
设调配后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为 k,由密度的定义有
k V 2 (2分)
V
联立③④⑤式可得
k 2 (1分)
3
13.(1)B、 (2分) 向下(1分) 260(2分)
(2)(i)由题意可知,光线 从圆柱体左端面射入,其折射光 射到柱面 点恰好发生全
反射.设光线在 点的入射角为 .
则 = (1分)
2+ 2
1
由折射定律得: = (1分) = (1分)
sin
根据几何知识得: = = 1 cos2 (1分)
将 = 10 = 0.1 代入解得: = 0.04 (1分)
(ii)折射光 在玻璃柱体内传播路程最长,因而传播时间最长.
最长的路程为: = (1分)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 = (1分)
则该单色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最长时间为: =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 1.2 × 10 8 (2分)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