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回到古代
动动脑:这幅作品是什么时期谁创作的?
捣练图(中国画,37厘米×147厘米,传为宋徽宗赵佶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唐代 张萱
你知道这幅作品的绘画种类吗?
一、画家小传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平事迹不详,盛唐时的著名画家,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宫廷画师。他擅长画人物,尤其善于画贵族、妇女和儿童。现存的宋人临摹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他的代表作。
宋徽宗 赵佶——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他在政治上昏庸腐朽,但擅长书画,在他统治期间,宋代宫廷绘画最为兴盛。他对书画艺术的爱好和提倡,客观上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展。
二、绘画种类
中国画从绘画内容上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从画的技巧上可分工笔画、写意画。
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注重用墨。
什么是练?为什么要捣练?
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比较坚硬,必须经过蒸煮、漂白、杵捣、熨烫等程序才能变得柔软洁白。
三、《捣练图》内容分析
表现唐代妇女捣练、缝纫、熨烫的工作场面。
思考:
本图可以划分几个部分?画家描绘了哪些工作场景?
第一组 描 绘 了 四 人 用 木 杵 捣 练 的 情 景。
第二组 画面中的两人,一人坐在毡毯上理线,一人坐在矮凳上缝补练,组成了缝纫的情景。
第三组是熨烫的场景,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钻到练下嬉戏。
四、《捣练图》的艺术特色
构图形式
中国画往往采用长卷式描绘生活情境。
和同学搭档,模仿一下画中展练仕女的动态。
小游戏
勾 线
线条细致 、流畅
填 色
色彩鲜艳柔和
小结
画家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张萱的其它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画,51.8厘米×148厘米,唐代 )张萱
簪花仕女图 (中国画,46厘米×180厘米, 唐代 )周昉
周昉
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的艺术风格。
五、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内人双陆图 局部
“双陆”是唐代非常盛行的一种棋类活动。
图中两人对弈、两人观棋,表现了唐代贵族妇女下棋消遣生活的场景。
1.日常生活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1.日常生活
该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品茶、行酒及吹奏娱乐的场景。
唐人宫乐图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1.日常生活
马球在唐代十分盛行。由于世风开放,女子也参与其中。这件雕塑表现出一女子驰马击球的瞬间,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唐仕女马球俑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2.审美追求---面庞体态
比较一下两件作品,人物的面庞体态有何不同?
《三彩女立俑》 唐代
魏晋时期的雕塑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妇女都以肥胖为主,有着丰颊硕体。臃肿高贵的身体形象。头饰都是直竖型,梳把较高,横面较窄。
审美追求---丰颊肥体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审美追求---发型发饰
观察图片,看看唐代女子的发式有什么特点?发髻上流行用什么作装饰?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审美追求----面部化妆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审美追求----面部化妆
蛾 眉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审美追求----裙袍服饰
上襦下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朝至初唐时期,女性一般上身着窄袖短褥,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甚至系于腋下,并用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美感。
披帛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
腰线提至胸下,在视觉上延长下身比例
捣练图(中国画,37厘米×147厘米,传为宋徽宗赵佶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唐代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