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颜色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 颜色变化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6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学习物质变化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往往会伴有颜色的变化或发生沉淀变化。科学实践部分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观察剥开或切开的香蕉、马铃薯的颜色变化。二是自制紫甘蓝汁,与白醋、小苏打相遇发生变色,从而知道作为指示剂的紫甘蓝汁的特点,并用这种特性与检测物质的酸碱性。三是通过给白糖加热,观察白糖不仅颜色发生变化,而且还有沉淀物产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单元知识,物质的变化分两大类,一是产生新物质,二是没有产生新物质。拓展与应用部分主要介绍危险化学物品的概念、危害和常见变质,让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有了警惕性认识。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2)知道白糖加热后颜色的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法描述现象,揭示规律,再用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科学实践:(1)能够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并利用紫甘蓝汁检测身边物质,观察变色现象。(2)能够用紫甘蓝汁的特性解释生活现象。责任态度:(1)能够对探究紫甘蓝汁变色、白糖加热变色等现象表现出兴趣。(2)知道在化学实验中,利用指示剂或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
重点 利用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难点 完成紫甘蓝检测酸碱度和白糖加热的实验,并通过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变红? 明确:秋叶变黄,是因为叶片里的叶绿素合成逐澌减少, 绿色逐澌褪去,就露出底色——黄色,即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颜色。枫叶在秋天变红,是由于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有利于花青素的合成,而此时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呈酸性,花青素在酸性细胞液中呈红色,整个叶片也就因此变红。2、物质颜色的变化原来有如此深的奥秘。你知道无字密信是怎么回事吗?观看视频回答,密信是怎么制作的?(播放视频)3、写密信的方法很多。让我们来试一试吧。(1)实验材料淀粉、水、碘酒、搅拌棒、白纸、棉棒、喷壶(2)实验方法将适量淀粉倒入量杯中,加入水,用搅拌棒搅拌至充分溶解成粘稠状。用勾线笔蘸取淀粉溶液,在滤纸上写出字,将其晾干。用喷壶往纸上喷碘酒。(3)提问:纸上会显现出字迹吗?为什么?明确:能看到蓝色的字迹,因为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4)追问:加入碘酒前后的淀粉是同一种物质吗?明确:淀粉是白色的,加入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加入碘酒前后的淀粉不是同一种物质,物质发生了变化。4、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发生了颜色变化现象?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观看视频,回答:密信是用醋写的,字迹了之后,用火一烤就显现出来。认识实验材料制作密信会的 不是思考 从常见的叶子颜色变化入手,让学生知道颜色变化蕴含科学知识。知道白醋遇热之后变黑。通过制作密信,体验观察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特点。从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变化产生新物质。
讲授新课 一、物质的颜色变化(一)物质被氧化变色 实验:剥开或切开后的香蕉和马铃薯,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颜色会有什么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吗?明确:颜色变黑是氧化的结果。(二)紫甘蓝汁颜色变化 紫甘蓝,俗称紫包菜,球形,叶片紫红色,营养丰富。1、制作紫甘蓝汁(1)制作材料切碎的紫甘蓝、热水、纱布块、烧杯、滴瓶等。(2)制作过程将紫甘蓝切碎后加入热水浸泡一会儿,将汁液过滤到小烧杯里,再倒入滴瓶。2、给白花喷颜色(1)做一朵白色纸花材料:一张尽量薄的白纸、一根皮筋、剪刀、彩带、吸管等。方法:①把纸叠成手风琴状②用皮筋绑在中间,形成对外散开的两道扇形③用剪刀分别在两端剪掉一个小三角,形成类似花瓣的样子④撑开,整理,用彩带打结固定好,插入吸管,吸管上粘上两片叶子(2)准备好白醋、小苏打、毛笔、紫甘蓝汁。(3)用毛笔蘸一些白醋(酸性)抹在“花瓣”上,再在“叶片”上抹一些小苏打水(碱性)。(4)放置一会儿后,往纸花上喷紫甘蓝汁。(5)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6)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明确: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7)追问:想一想:变色后的紫甘蓝汁还是以原来的物质吗?3、用紫甘蓝汁检测酸碱性(1)实验材料:香蕉、苹果、水果刀、紫甘蓝汁等(也可以学用其他物质())(2)实验:将紫甘蓝汁滴在刚切的香蕉片和苹果片等物体上。(3)观察与解释(4)拓展:紫甘蓝汁在不同液体中颜色变化播放视频(三)给白糖加热1、实验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火柴、白糖、蒸发皿、小勺、搅拌棒等。2、实验:播放视频3、提问:将白糖放到蒸发皿里加热,白糖发生的颜色发生变化?(四)单元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明确: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白糖加热后变色等。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状态的 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如蜡烛熔化、水结冰、弹簧被拉伸等。二、危险化学物品1、阅读教材,回答:(1)什么是危险化学物品?(2)危险化学物品有什么危害?(3)常见的危险化学物品标志有哪些?明确:(1)概念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 的化学物品。(2)危害危险化学物品发生事故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3)标志2、观看危险化学物品宣传片 观看危险化学物品宣传片,你又获得哪些知识?三、作业布置 本单元都学习哪些知识,画出知识树。 有新物质产生,因为它们颜色变褐色。认识紫甘蓝认识实验材料参照示意图自制紫甘蓝汁利用所给的材料自制小白花准备材料涂白醋和小苏打,喷紫甘蓝汁花瓣变红色。叶片变绿色阅读教材资料紫甘蓝汁分别与白醋、小苏打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所以颜色发生改变。认识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填写观察到的现象,并用已有知识解释观看视频认识实验材料观看实验白糖加热后变成黑色物质和老师一起归纳总结阅读教材,寻找答案交流答案观看视频,交流新收获 氧化能使物质发生变化。了解紫甘蓝。学会制作紫甘蓝汁自制小白花容易操作,不必老师提前制作或准备了解紫甘蓝汁的特性知道紫甘蓝汁颜色的变化是产生新的物质进一步加强对紫甘蓝汁特性的理解和认识知道白糖加热后发生物质变化总结物质的两大类变化了解危险化学物品的概念、危害和标志,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深刻认识提高学生对危险化学物品的警惕性,加强自我保护复习巩固单元知识
课堂练习 连线题: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紫甘蓝汁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知道白糖加热后颜色的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