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段《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并学习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
2、能力及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体验京剧艺术。
教学理念及思路:
本课时以感受京剧——了解京剧——表现京剧(表演)为主体,将欣赏、学唱、实践表现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的学习京剧,表现京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智斗》,了解京剧行当、欣赏《包》,了解京剧唱腔、板式。
课前准备:在教室墙上张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盖叫天的剧京剧脸谱图案及挂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教学),师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设计意图)创造与该课目标有关的音乐氛围,从多个角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产生疑惑,积极思考。从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
二、了解京剧
1、刚才所听到的音乐片段叫什么名字?是戏剧中的哪个剧种?
2、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京剧?你了解京剧吗?会唱别的京剧片段吗?
A、京剧的行当:
结合图片,唱段进行讲解。
B、 京剧的唱腔:重点了解老生,旦角,净角,结合碟片,了解进行试听了解。
C、 京剧的横式:结合视听进行了解。
1、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2、 学生表演熟悉的唱段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欣赏唱段,了解行当分类,唱腔风格及板式种类及特点。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京剧知识的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软件,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让学生在看中学、听中辨、了解重点知识。
三、实践与表演
1、播放《智斗》简介剧情,让学生从音色等要素上感受、体验认识京剧的行当知识。
2、播放《包龙图》,简述剧情,让学生感受,原板与快板在情绪表现上的差异。
3、让学生归纳两首唱段的唱腔种类,(西皮唱腔)
1、教师教学学生走台步,旦角与生角的台步。
2.教师让学生表演。1) 聆听《智斗》。
2) 分析剧中三个人物的性格形象。
3) 从音色上区分三个人物所属的行当。
1)感受体验快板与原板的不同情绪特点:原板:平静、缓和。快板:激动、愤怒。
1、学生在锣鼓经的伴奏下表演台步。
2、让学生试着分角色表演《智斗》通过欣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并完成本课的重点难点目标。
参与实践是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良好途径与方法,通过表演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总结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板式中,今天我们只是从京剧的行当、唱腔、板式中了解了京剧的一角,下一堂课我们将更进一步地了解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