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0 18: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2.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教学难点】
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常见金属锈蚀的图片。
铁钉、蒸馏水、食盐水、食醋、试管、试管架等实验素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学准备:在课前四天布置实验任务:每个小组5支试管、一个试管架,要求完成“铁钉在不同环境的锈蚀”实验:1.将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密封试管。2.将洁净的铁钉浸没在煮沸过的蒸馏水中,用橡皮塞密封试管。3.将洁净的铁钉一半浸入蒸馏水,试管敞口放置。4.将洁净铁钉一半浸入食盐水中,试管敞口放置。5.将用食醋浸湿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中,试管敞口放置。二、新课导入投影:如下图:(锈蚀的铁索)大家请看,这两条铁链,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过渡)是啊,生锈了,并且锈的特别厉害,你知道钢铁在什么条件下会生锈吗?在什么环境下,锈蚀的会更快?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钢铁锈蚀的因素。三、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活动天地】请大家阅读“活动天地”,对于(1)~(6)观点,你同意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课堂展示】(过渡)大家说的都很好,但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我们先不用着急,请大家把你们小组做的实验拿出来,我们分析一下,自有分晓。【探究结论】大家做的都很好,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试验中,对于这5支试管给铁钉提供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呢?铁生锈至少需要哪些条件?什么情况下又会加速铁生锈呢?四、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钢铁锈蚀的危害】(过渡)投影(上图),世界每年因为金属锈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是惊人的。【减缓锈蚀的方法】提出问题:金属锈蚀的危害是巨大的,人们想方设法减缓锈蚀,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以钢铁为例,讨论一下,如何减缓钢铁的锈蚀呢?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举出的实例,通过图片(如右图)展现,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在学生说出每一种延缓锈蚀方法后,引导学生说出这种方法能延缓钢铁锈蚀的原因。【多识一点】请大家阅读教材,“多识一点”,“越王剑”为什么没生锈?谈谈感想。五、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问题导学】请大家阅读教材,结合投影的相关资料,小组内交流下列问题:什么是废金属?废金属丢弃有什么危害?废旧金属回收有哪些重要意义?六、知识拓展【铁锈蚀的应用】 学生分组领取实验用品,并按要求着手开始实验天数试管123412345每天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把现象填入上面的表格中。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生锈了!学生思考交流,能回答出部分原因,但不完整。阅读教材,并小组交流。然后回答:虽然课前做了实验,由于并没有系统分析原因,学生意见并不统一。学生把记录的实验现象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分组进行课堂展示,展示包括两个方面:1.实物展示;2.现象描述。各小组的得到的实验现象基本一致,即第3、4、5试管锈蚀最为明显。并且学生描述很详细,其中第4、5试管从第二天上午就开始生锈,而第3试管到第三天早上才看到。小组交流。对于已经生锈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其中:3号试管:水、空气(氧气)。4号试管:水、氯化钠、空气。5号试管:水、醋酸、空气。很容易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空气(氧气)和水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盐溶液、酸性环境、温度等会影响锈蚀的速率。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学生观看一些金属锈蚀的触目惊心的图片,感受金属锈蚀所造成的巨大损失。通过7000亿美元,这一让人震撼的数字,能更确切的感受金属锈蚀的危害。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例子进行分析。(镀锌、铬等)(不锈钢) (搪瓷)(烤蓝)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交流越王剑没有生锈的原因。同时感受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学生阅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资料,对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①可节约金属资源;②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③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④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通过讨论,知道铁的锈蚀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还原性铁粉在食品包装袋内可以做“双吸剂”(既吸水又吸氧气)来使用。 “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现象的产生不是即时的,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持续的观察。这一过程既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钢铁锈蚀的例子导入新课。(这张锈迹斑斑的铁索的图片暗含着钢铁锈蚀的因素)让学生初步感受钢铁的锈蚀,这一生活中常见现象,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具体分析之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然后通过现象及变量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自主交流展示并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感受金属锈蚀无处不在。为下面讨论延缓金属锈蚀的方法做好过渡。通过对钢铁锈蚀原因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延缓锈蚀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破坏“锈蚀反应”的条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不是“空中楼阁”、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培养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增强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思。拓展知识面。
资料: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课堂延伸:
食品包装盒中常放有一小袋粉末状物质,该物质对食品同时具有防潮和防氧化作用。玲玲同学从超市购买的食品包装盒中取出装有粉末状物质的小袋,撕开后发现袋里有板结的铁锈。试推测粉末状物质是什么?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