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家园》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选曲《瀑布与溪流》、《大峡谷组曲》选曲《日出》,领略“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选曲《瀑布与溪流》、《大峡谷组曲》选曲《日出》,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能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九寨风光短片,请生猜猜它是我国哪个风景名胜区?
(设计意图:在猜猜看的游戏环节,提高学生兴趣,从而引出—“九寨”)
?
二、新课教学:
?1、在歌曲《神奇的九寨》的音乐中,了解九寨五绝。
?2、简介管弦乐组曲《九寨沟音画》(原为作者为纪录影片《九寨沟梦幻曲》创作的电影音乐。该影片于 1995 年 5 月荣获第二十二届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电影节作曲奖。后由作者根据电影音乐重新改编创作为大型管弦乐组曲。全曲分五个乐章…)
??3、欣赏《九寨沟音画》选曲《瀑布与溪流》提问:
?(1)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学生根据其所听到的音乐选择画面,追问学生根据音乐的何种特点得出上述感知,引导学生在音乐要素方面进行分析。
?? (2)再次聆听《瀑布与溪流》音乐,教师在欣赏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
3、欣赏《大峡谷组曲》选曲《日出》
?(1)联系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请学生谈谈日出印象。
?(2) 聆听《大峡谷组曲》选曲
?(3)初听《日出》全曲,思考:乐曲可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外加引子与尾声)
( 4)]分段聆听
?引子由定音鼓轻柔微弱的滚奏主音开始,小提琴用泛音随入,然后单簧管奏出缓缓上行的音阶,三支小号随后间歇地加进,奏出一种鸣叫的声响。在这样的音乐烘托下,长笛奏出两句具有主题音乐特色的华彩旋律,第一句很像是清晨的鸟鸣,第二句着意描绘朦胧的晨曦景色。
???? 第一部分:伴奏音乐继续保持引子的气氛,先由英国管,然后再用长笛,奏出表现日出的主题音乐。随后,主题又变奏重复,仍由英国管和长笛相继奏出。这段音乐每次出现的最后长音中,加上由钟琴和钢琴重复奏出主题的片段,好像是峡谷中传来的回声。
??? 中间部:音乐转入 G 大调,开始由圆号演奏上行音阶,转由木管组和钢琴奏出,并以继续上行模进的形式,然后由弦乐奏出主题旋律。随后,这个旋律转为 D 大调,并以卡农形式奏出。接着这段音乐忽然变得明亮而富有朝气,尤其是偶尔出现的钟琴音响,更像那晨曦闪烁的光芒。
???? 再现部:音乐转入属调,主题和变奏的主题,这两个旋律以复调的手法在高音区出现,然后割断音乐的旋律又与中间部的主题形成复杂的复调关系,并又转回 D 大调。这时音乐变得非常热烈。最后音乐停在 E 大调属七和弦的长音上面,这时竖琴开始出现连续的刮奏,将音乐推向高潮,我们似乎看到那光芒万丈的骄阳已经升到天际。
???? 尾声:以各部分主题的主要动机汇集成复调形式,在乐队的全奏中出现,音乐显得非常活跃,而且富有欢欣的情绪。最后,音乐转为急板,在辉煌的音响中结束。
三、课堂小结
?作者简介??李宝树(1933—)?作曲家。北京通县人。1949年入华北大学音乐系,1954年结业于中央电影局作曲训练班。曾师从瞿希贤、罗忠镕、王云阶、瞿维、雷振邦、李秀芳教授。一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中,现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的专业作曲。作有纪录片《鲁迅传》、《巴金》、《郭沫若》、《周总理永垂不朽》(合作)等;故事片《孤帆远影》、《枪从背后打来》、《内当家》(合作)等;电视剧《她没有眼泪》、《漂泊者》等;器乐曲有高胡与乐队《南国风光好》、二胡曲《思》、板胡二胡协奏曲《翻身的日子》(合作)、管弦乐曲《漓江抒情》等。??? 分别讲述:??? 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梦幻曲》,音乐展示九寨沟独特、神奇的风光和它那如梦似幻、迷离朦胧、动静无定的意境;第二乐章《藏乡断想》,音乐中展开九寨沟历史的遐想,藏族姑娘飞舞的长袖、狂欢的踢踏舞、悠扬的藏族民歌、牛角声声、烈马嘶鸣……;第三乐章《水韵》,音乐描绘出多姿多彩、神色各异、充满幻景的湖水;第四乐章《秋色》,音乐描绘出九寨沟秋日里层林尽染、落叶缤纷的五彩斑斓图景;第五乐章《瀑布与溪流》,表现九寨沟日夜奔流的瀑布和溪流。??? 这个乐章用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英国管作连续的琶音和弦的平行进行,铜管组的和声长音,以及全部弦乐的震音和声,加上竖琴的有力刮奏,以此来描绘这个壮观景象。在木管组的不停顿的平行琶音和声背景上,全部弦乐队奏出宽广的旋律:接着,旋律作高半音转调重复后,引出小提琴独奏音调:?随后紧接以英国管奏出完整的主题的移位。乐曲在琶音?与分解和弦中结束。?《九寨沟音画》的音乐创作的特点:立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借鉴创新的音乐技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和现代序列音乐技法、印象派音乐色彩等多种音乐创作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和声丰富新颖,配器变化多彩,令人耳目一新。乐曲中虽然大量使用了十二音序列音乐技法,但却是依据民族音调特点编排序列并创作了音乐主题,因而,乐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又富有新意,绝无怪异生涩之感,音乐清新、流畅、动听,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新颖脱俗。??? 复习巩固有关音画、音诗和交响诗的知识?(也可放在介绍乐曲的开头)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一种描写性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比较自由。交响诗内容富有诗意,具有描写性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等特点。文学性的交响诗亦称为“音诗”;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交响诗亦称为“音画”;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交响诗是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