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册《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册《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5-25 16:0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蓝色多瑙河教学设计
课 时
1
总 课 时数
8
科 目
音乐(第18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 题
《蓝色多瑙河》
课 型
欣赏课




【 知识目标】
对管弦乐、圆舞曲的了解。
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学习
【能力培养】
体会音乐作品中描绘的景色,会分析乐曲。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景色的热爱。
O层
A层
B层
重 点
圆舞曲的讲解 约翰·施特劳斯、奥涅格
难 点
乐曲的背景简介、及分析乐曲的内涵 描述的场景
教 具
多媒体 磁带
教 法
讲解法、以鉴赏实践贯穿始终、讨论法






1. 背景介绍及多瑙河地理位置介绍

2 、圆舞曲讲解

3.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生平
简介及主要作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 入
师生问好!
在欧洲地理位置上有一条主要的河流,它流经奥地利,那么这条著名的河流是哪条河呢?对!它是 ――多瑙河,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乐曲《蓝色多瑙河》
常 规
有地理知识
直接进入新课
常 规
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跟随教师思路直接进入新课
新课学习
介绍背景
音乐分析
作曲家介绍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几百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于1867年。当初是作为一首男生合唱曲写成的。
多瑙河是流经中欧的一条主要河流。那湛蓝的河流,如画的风光,村民朴实的舞蹈,美丽动人的传说,使作曲家感到犹如投身在母亲的怀抱,作曲家看到赞颂多瑙河的诗篇时,乐思如同奔腾的河水,此后创作了这首乐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五首小圆舞曲组成。前面有个较长的序奏,后面有个短的尾声。每首小圆舞曲有两个主要旋律,用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构成)由引子、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在实际演奏时,常被略去某些段落。
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主要作品:《雷鸣闪电》等诸多波尔卡舞曲,轻歌剧《蝙蝠》序曲和《蓝色多瑙河》等120多首维也纳圆舞曲。
歌曲背景介绍
这首歌曲由来及创作时间的了解
学生理解作品了解背景,更深刻了解作品内涵。
乐曲分析,学生了解这首著名的圆舞曲组成及结构。
作曲家的生平和简介
学生了乐曲的创作的时间和创作的乐思来源。
乐曲的分析,了解乐曲的风格,了解乐曲的背景。理解音乐描述多瑙河的迷人景色。
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作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初次播放
感受乐曲
重点欣赏:熟记主题和主奏乐器的音色
能够哼唱乐曲主题部分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奥地利和德国的一中三拍子民间舞蹈。分快、慢两种,节奏鲜明,旋律流畅。19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块板,其特点为节奏明确,旋律流畅,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反复的节奏型
1、《蓝色多瑙河》学生初次感受体验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聆听音乐:重点聆听圆舞曲的两个主题及主奏乐器。
3、掌握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强弱弱。
4、学生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部分的乐句。
圆舞曲的讲解
掌握三拍子的圆舞曲的特点和重复的节奏型。
学生初听乐曲感受圆舞曲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记住主题音乐和主奏乐器的音色。
哼唱主题音乐
记住圆舞曲的定义。了解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了解音乐的背景后,初次听乐曲感受风格特点。
学生熟记主题音乐片段,掌握主奏乐器的音色。
能够哼唱主题音乐片段。
巩固提高
总 结
布置作业
做书上26页第二题。
在次复听一遍乐曲主题片段对乐曲的风格作以更深刻的了解
本节课对了解了多瑙河的地理位置,掌握了圆舞曲的风格特点,熟练的掌握了乐曲的主题片段,了解了作曲者的简介。
预习演唱曲目
巩固学习
复听作品主题
总结本节课内容
预习
共同做题
加深印象

学生一起总结
教学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