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教学设计
课 时
1
总 课 时数
14
科 目
音乐(第18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 题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课 型
欣赏与演唱综合课
执教者
湛凤云
年 级
初三 (1-8)班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
聆听歌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领会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并能够说出这首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
【能力培养】
体会音乐作品所要求的情绪或情感,更多的还是对音乐诸要素起到的作用讲解。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对友谊的深刻理解。
O层
A层
B层
重 点
注重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情感特点。
难 点
感受旋律、节奏、速度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教 具
多媒体电脑
教 法
讲解法、学唱法、听赏法
板
书
设
计
1.歌曲背景讲解
2.节奏、速度在歌曲中的作用
3 、作品与学习演唱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 入
常 规
我们是跨世纪的一辈,二十一世纪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更有着美好的未来,不知道我们二十年后的变化是怎样?我们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憧憬,让我们为自己的将来拼搏吧!
常 规
进入新课的学习
常 规
跟随教师导言进入新课
新课学习
介 绍
歌曲背景
介绍背景作品
曲作者介绍
1.背景资料
这首清新、流畅的歌曲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洋溢着青年人的生机与豪情,催人向上、奋进,令人鼓舞、振奋!二十年来,久唱不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直唱到了新世纪。音乐更加富于变化,旋律愈发婉转动听,清新中含有妩媚,轻快里透着俏丽。作曲家的音乐写作是极具风格和特色的,同20年前的老歌不同,这首歌更加关注人的内心,注重内在情感的表露,那一句句动人诉说,那一段段感慨回味,仿佛全是从心底流出,是那样的自然和流畅,《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则鲜明地体现了经过2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青年一代,以更加开放更加成熟的心态,昂首迈向新世纪的动人风姿。
2.作者简介
谷建芬(1935 — ) 女作曲家。原籍山东威海市,出生于日本大阪。1950年加入旅大文工团,后考入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1955年分配到中央歌舞团工作。其代表作有:《采蘑菇的小姑娘》、《思念》等。
了解这首戏曲的创作背景。
学生理解作品了解背景,更深刻了解作品内涵。便于演唱。
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
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学生体会歌曲鲜明的表现了中国青年一代昂首迈向新世纪的风姿。
谷建芬曲作者的了解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阶段目标
学生活动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分析乐曲
作品:理解
创作内涵
再次欣赏:
感受风格和情感
学生学习演唱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揭示了当代青年满怀理想、向着未来、追求远大抱负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未来美好前景的无比自信。他们斗志昂扬,相约二十年后,用献给祖国丰硕成果的辉煌业绩来彼此相会。
歌曲为降E大调、4/4拍,快板速度、单二部曲式结构。
学生初听歌曲感受风格特征,与歌曲风格和演唱情感的体会。
学生学习演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跟着学唱,用正确的情绪演唱该歌曲。(教师纠正错误)
了解这首歌曲真正揭示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与学生一起分析歌曲。
分段欣赏
逐渐分析乐曲
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复杂的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学生学唱。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讲解下理解歌曲的真正含义,对歌曲演唱的情感打好基础。
学生欣赏,在聆听中体会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用正确的情感演唱。
巩固提高
总 结
布置作业
做书上44页3题
在次复听一遍,一个学生领唱和全体合唱的形式,再唱一遍。
本节课从歌曲的背景到歌曲的分析,最后演唱这首歌曲,我们体会了歌曲的真正情感,让我们20年后再相会吧!我们期望着!
预习下节课内容。
巩固阶段
演唱形式加以改变。
总结本节课内容
共同做题
改变演唱形式
学生一起总结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