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时 欣赏《流水》
教材分析: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历史传说中,人们往往把它和战国时期的伯牙联系在一起。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
课时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流水》
教学重点:欣赏《流水》
教学难点:探讨古代音乐文化和古代乐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过程:
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谁知道为什么称为华夏?
学生回答。
“古人以服饰花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华夏文明。”
“看过这个短片,最让我们震撼和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灿烂音乐文化,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欣赏华夏音乐文化”
“哪位同学知道古代的乐器有哪些?”
学生回答
“古代的乐器有很多最为代表的是四种乐器,古筝、古琴、二胡、琵琶。”
“让我们分别欣赏这四种乐器曲目片段。”(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古筝曲《渔舟唱晚》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渔舟纷纷贵行,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二胡曲《汉宫秋月》表现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
琵琶曲《十面埋伏》展现楚汉相争的两军对斗。
古琴曲《高山流水》表现了巍巍高山、滔滔流水。)
“每首曲目都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播放《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中有两位人物,弹琴者于伯牙、听琴者钟子期。于伯牙弹了两首曲目《高山》、《流水》。”
“让我们像钟子期一样细细品味于伯牙的《流水》”(播放《流水》切换图片)
“欣赏完《流水》,仿佛在你的眼前浮现了流水的画面,谁能来描述一下这个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流水从静态到小溪潺潺,汇成江河,再到大海漩涡,水流减速,最后恢复平静。这首曲子在1977年,被美国科学家选为代表地球文化的精华刻成一张唱片搭载在航行者号的太空船上,发往浩淼的天空,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间的知音,我们来了解一下古琴。”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琴底为平。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才被称作古琴”“用古琴来展现的曲目很多,有《高山流水》《广陵止息》《平沙落雁》《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
七、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